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概况及保护利用价值
——以中国武陵源名胜风景区为例
(1992年12月被录入《世界遗产名录》)
姓名:刘功国
院系班级:政法0901
学号:2009102010166
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的概况及保护利用价值
——以中国武陵源名胜风景区为例
摘要:闻名遐迩的武陵源风景区,位于素有“三湘大地”之称的湖南境内,是闪烁在中国南方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该处不仅以风光秀美和谐,遍地奇山异水闻名于世;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因此,可以说它是集旅游和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于一身的世界自然遗产,是中国和世界的骄傲。故加大对武陵源的保护利用力度,其意义也就非同一般。
关键词: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骄傲;保护利用
武陵源景色奇丽壮观,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境内,连绵26000多公顷,景区内最独特的景观是3000余座尖细的砂岩柱和砂岩峰,大部分都有200余米高。在峰峦之间,沟壑、峡谷纵横,溪流、池塘和瀑布随处可见,景区内还有40多个石洞和两座天然形成的巨大石桥。除了迷人的自然景观,该地区还因庇护着大量濒临灭绝的动植物物种而引人注目。
一、概况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中部湖南省西北部,由张家界市的张家界森林公园、慈利县的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桑植县的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合而成,总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最近又发现了杨家界新景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是20世纪80年代初新发现的山水名胜。这里的风景没有经过任何的人工雕凿,到处是石柱石峰、断崖绝壁、古树名木、云气烟雾、流泉飞瀑、珍禽异兽。实在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呀。置身其间,犹如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和趣味天成的艺术山水长廊。它集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等荣耀于一体,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和杨家界自然保护区组成。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 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区,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距张家界市城区36公里。焦柳铁路线上的张家界火车站连接全国各地,张家界机场已开通香港、澳门、北京、大连、上海、广州、深圳、珠海、厦门、青岛、福州、成都、重庆、武汉、西安、南京等 20 多个城市和地区的航线,长沙至张家界高速公路、省道S304、省道S305、省道S306均可通达景区,形成了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属石英砂岩峰林地貌自然风景区,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成,总面积369平方公里。武陵源在历史上分属不同的行政区管辖。1988 年,国务院确定武陵源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并批准设立武陵源区县级行政区。是国家旅游局推荐的精品旅游景点。
二、自然遗产地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于1992年12月,据世界自然遗产遴选标准N(III),将中国的武陵源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自然遗产地位主要体现在:
武陵源在区域构造体系中,处于新华夏第三隆起带。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内,大致经历了武陵一雪峰、印支、燕山、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武陵—雪峰运动奠定了本区基底构造。印支运动塑造了本区的基本构造地貌格架,而喜山及新构造运动是形成武陵源奇特的石英砂岩峰林地貌景观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之一。
构成砂岩峰林地貌的地层主要由远古
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