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我国民营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姓名:任黄燕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企业管理
指导教师:王幼军
20081101
摘要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国家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方针的演变,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的新兴企业组织形态,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水平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然而,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也是严峻的。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盈余管理现象时有发生,管理者和大股东侵犯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例屡禁不止,这极大地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和证券市场的发展。事实上,盈余管理的原因有多种,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公司治理的缺陷。基于此本文就民营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和盈余管理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从实证的角度研究了对盈余管理产生显著影响的公司治理指标,以期能够为完善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该部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指明了该项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概括了文章的整体框架,使用的方法,最后特别说明了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部分由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入手,从多个角度综述了盈余管理的定义,并认为从信息观的角度定义盈余管理较为合理。随后作者又进步一分析了盈余管理的一般特征和动机,特别在盈余管理的计量模型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回顾了现今理论界所使用的三种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分别是:特定应计模型⑵德史植挤椒和总体应计模型F渲卸允视糜诒疚难芯康淖芴应计模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分别分析P停修正的模型和行业模型和截面P和;孛嫘拚
的结论是我国民营企业现阶段仍是以家族治理模式为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余管理必然存在着特殊性,所以最后本文分析了目前情况下,我国的民营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为下文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第三部分对国内外研究过两者关系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发现了以下几个从盈余管理的定义和特征入手,着重于从内外治理结构来分析盈余管理的动理论水平。其次,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国内学者均以整个资本市场作为出发点,针对特定性质企业的更为深入的研究还未出现。第三,从数据的类型来许多学者采用了截面数据来解决样本量较小的问题,而对于变量的考察通常最后,从公司治理结构变量的选择上看,现有研究的指标选取均是大同小异,并忽略了一些重要指标,例如高管的更换。而国外研究则很少将公司治理的全部变量纳入研究范围,仅就某一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正是对现有文献的综述,笔者找到了本文的研究角度。治理结构变量对可操控性应计利润在当期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而对期后第的P和。该部分的研究为以下的实证部分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随后作者详细分析了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问题。首先从公司治理的一般概念入手,然后分析了民营企业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历程。随后重点论述我国民营企业的治理模式及产生原因,得出总结了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在这样的治理结构下,企业的盈究进行了铺垫。特点:国内研究部分,首先从方法上看,仍是以规范研究居多。大多数学者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文章的思路基本相同,难以达到较深的看,由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较短,时间序列数据的运用较为困难,因此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年度,选择较长时间跨度进行年度间比较的研究还很少。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本文采用了年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同时采集了,,三年的数据进行对比。笔者首先进行了基本数据的统计分析,随后构建了研究的实证模型。该模型在传统指标的基础上加入了高管更换的变量对盈余管理进行了考察。对年数据进行回归时发现结果并不十分令人满意,因此笔者对模型进行了调整,发现以年与年应计可操控盈余的差值作为被解释变量时方程的拟合优度最好。由此发现公司二期才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同时还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独立董事的比例以及高管更换会对企业的盈余管理产生显著性影响。我国民营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完善股权结构,这可从两方面着手,分别是构建多元产权和大股东控股相结关键词: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盈余管理可操控性应计利润第五部分主要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第一是合的民营企业股权结构模式以及大力培育机构投资者。第二是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这一部分分为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健全独立董事的声誉激励机制,薪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加强对独立董事人才资源的培育和选拔。第三是完善公司内部高管任用制度。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快经理市场的建设,完善资本市场和改革上市公司高管人员的业绩考核指标,设计以:诵的薪酬体系。全文概述了民营企业公司治理和盈余管理的相关理论,构建了研究两者关系的新模
我国民营上市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对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