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1)货币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就是货币行使的职能(3)货币是“流动性”(4)
货币是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5)货币是财富(6)货币是一种法律规定(7)货币是M0, M1,M2……
纸币:纸制的货币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并由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
辅币:本位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本位币的等分
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一般作为该国法定的价格标准
银行券:银行发行的可以发挥货币功能的信用工具。
实物货币:以自然界中存在的物品或直接以商品形式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形式
金属货币:以金属作为货币材料的货币形式
信用货币:以信用活动为基础产生的,能够发挥货币作用的信用工具
存款货币: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
电子货币:以现代电子技术为基础,利用电子信息形式进行价值存储和转移的货币形式
狭义货币:现实流通的货币,为实现即期社会购买力服务(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广义货币:M1+准货币(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个人储蓄存款+其它存款)
货币制度:关于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的一系列规定
自由铸造:公民有权把法令规定的金属币材送到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属货币;公民也有权把铸币融化,还原为金属
限制铸造:只能由国家来铸造金属货币,特别是不足值的辅币必须由国家铸造,其他机构和个人不得铸造
无限法偿: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
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中若超过规定的数额,收款人有权拒收,但在法定限额内不能拒收
布雷顿森林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实行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
牙买加体系:牙买加体系是上世纪 70 年代中期形成的、沿用至今的国际货币制度,主要内容是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汇率安排多样化、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
区域性货币制度: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在经济联盟的基础上共同实行的,取代原有的国家货币制度的统一的货币制度
外汇: (1)动态:货币之间的兑换
(2)静态:以外币标示的,能够用于结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汇率:两国货币的兑换比例,货币的对外价值
直接标价法: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作为标准计算应付多少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也被称为应付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币来表示汇率,也被称为应收标价法
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各国中央银行有义务维持本币币值的基本稳定
浮动汇率: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
换汇成本说:将购买力平价说中的非贸易品剔除,而只考虑贸易品的价格对比如何决定汇率及其变动。
购买力平价: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1916提出,基本思想是货币价值在于购买力,汇率取决于货币的购买力之比;
利率平价:关于短期汇率波动的理论,认为汇率与利率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若其他条件不变,国内利率提高导致本币升值,外国利率提高导致本币贬值;国内利率下降导致本币贬值,国外利率下降导致本币升值。
即期汇率:买卖双方成交后,在两个营业日内办理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远期汇率:买卖双方事先约定的,据以在未来一定时期进行外汇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
官定汇率:国家外汇管理当局制定并公布实行的汇率
金融学名词解释(含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