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Pro的大众化之路
外出游玩,带上你的GoPro。这款还没有手掌心大的相机,抢了相机和手机的风头,并走上了上市、成立视频专区、推广商用无人机等红红火火的营销之路,并用一句“抓住和分享你的世界(Capture+share your world)”的口号深入人心。
谁都能成为极限明星
2014年的美国橄榄球盛事“超级碗”上,GoPro的广告片在中场休息时播出。在这项全球广告费最贵的赛事中,产品每出现一秒钟就要支付大约400万美元。惊人的数字伴随着惊人的内容:宇航员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从距离地球39公里的高空跳下,被7台GoPro Hero2高速运动摄像机全程记录。
能够拍出大片的GoPro体积其实并不大,“长相”也略显寒酸。但结构紧凑、外形坚固,成像效果以及追踪运动物体的能力一流。重量还不到100克的先天优势,让它可以被绑在滑板、降落伞、帆板、头盔、滑雪板、自行车甚至无人机等任何物体上。人们可以依靠它拍摄连续几个小时的视频,尽情记录令人激动的瞬间,而不是像普通相机那样,傻等着机会的出现,有可能当你看到一群跃起的羚羊时,根本来不及按动快门。
技术层面,GoPro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几乎已经将自己的拍摄能力达到顶峰,最新的Hero4搭载了一颗1300万像素的摄像头,还能够在黑暗的环境下拍摄。多重曝光、HDR、WDR色调映射、电子图像稳定器等陌生的词汇确保了成像的优质,还有最重要的运动补偿降噪功能。加上防水外壳和特制镜头,去水下60米的深度拍摄也不成问题。
GoPro从诞生的那一刻开始就成为冒险者最钟爱的玩具,极限明星们对它爱不释手。创始人尼克?伍德曼本身就是一个冲浪爱好者,他在2002年澳大利亚冲浪的时候很想拍下自己的照片,但却找不到合适的相机。正是借着这个契机,他研发出了GoPro,并且迅速弥补极限运动摄影领域的空缺。
没有人比伍德曼更了解极限运动,也没有人比他更懂得GoPro的特质,所以他很容易地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他邀请美国职业滑板选手莱恩?谢克勒用GoPro录制了一段自己玩滑板的视频,所有看过的人都忍不住大喊“棒极了”。出生于1989年的谢克勒从13岁就成为职业选手,一年后就包揽了世界滑板三大赛的冠军,他都不用在视频里说话,就已经可以将
GoPro的文化传递开来。
借助相机和极限运动的关系,GoPro已经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好榜样。每个人都想要像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或者莱恩?谢克勒一样酷,至少可以和他们一样拥有一台GoPro相机。于是,伍德曼的公司就从“一家卖相机的公司”变成了“为人们提供不同视角看世界的公司”。《变形金刚》导演迈克尔?贝在片场大量使用GoPro摄像机,滚石乐队也在舞台各个角落安装了GoPro,而且他们也都大肆宣扬自己的使用数量和重要性,以赶上这个潮流。为产品搭建跨界平台
在被追捧的层面,GoPro几乎已经登峰造极。但它的成功来自于准确的定位和营销,还有有针对性的投放。如今,伍德曼和他的公司已经不再对YouTube上单次几十万甚至加起来近10亿的点播量而满足,他们想要利用好自己的文化属性,搭建更大的跨界平台。
来自全世界的用户每天都会拍摄大量运动视频,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具有极佳的观赏性。这些视频都会被上传到各种社交平台,YouTube是最大的“产品接收站”。据悉,光是201
GoPro的大众化之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