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制造到自造 中国工厂品牌全面崛起.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制造到自造中国工厂品牌全面崛起
所谓“三十而立”,PC迎来了自己30岁的生日。在这30年的发展过程中,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前10年是国外品牌称霸的时代,中间10年是中国制造兴起的阶段,随后则迎来了中国自主品牌蓬勃发展的10年。在未来的PC领域里,最好的产品将属于中国品牌。世界对于中国的观点,将由“Made in China”变为“Made by China”。

中国制造
势必思变

30年前,IBM制造出第一台PC,成为了PC市场的第一个品牌,缔造了PC领域的神话。在这30年间,出现过的IT企业和品牌成百上千。国外品牌一度呈垄断之势,而中国企业更多是起到为其服务的角色,中国制造逐渐成为大众熟知的名词。然而,当中国制造开始如潮水般涌入世界各地时,就如同快登上山顶的人,再往前走就必然会有下坡路。原因在于,中,依靠物美价廉,以量获利。

首位华裔身份访华时曾提到:“一部价值260美元的iPhone,在中国组装,中国只能从中赚取4美元,其他的都被苹果公司赚去了。”可以想象,西方国家把最赚钱的创意设计与专利抓在手中,把最不赚钱的组装体力活交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为了这4美元,中国需要付出土地、原材料、环境污染和劳动力伤害以及其他资源消耗,然后我们组装的产品还被自己大量消费,这不得不让更多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人反思。
2007年,美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之后,中得,当时东莞的制造型工厂几乎倒闭过半,在曾经繁荣的商业区,随处可见空置的五星级酒店。这就是过于依赖代工业务造成的窘境。然而,传统制造业的压力还不仅仅来自金融危机,国内人力资源成本的不断上升,如今在深圳的工人最低工资达到1650元,这对任何企业都会形成沉重的负担。在IT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生存下来的企业也在思考,未来应该怎么办?转型,成为了必然的出路。不少制造企业开始化被动为主动,寻求出路。或是从外销代工业务转为内需驱动型,创建自有品牌,开拓国内市场;或是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行业转变;或是从人力成本过高的沿海城市向内地迁移。在这个过程中,一大批新兴势力开始崛起,从幕后走向台前,向世界宣布:“中国品牌,来了
!”

创业的艰难不可避免

上个世纪90年代,IT市场无疑是一片蓝海。一台砖头大小的飞利浦光驱可以买上千元,而成本仅仅200元,电脑完全算得上是暴利行业。在平常人眼里的高科技产品也成为了香馍馍,吸引着一大批人投身IT行业,开始下海经商。不过在这群下海经商者中,大多数人对IT产品都不太懂,只能是边摸索边做。在创业之初,由于缺乏足够雄厚的资金建厂因此做经销商成为了许多人创业的第一步,比如神舟电脑总裁吴海军、奥尼国际总裁吴世杰、多彩科技集团总裁夏炜、双飞燕品牌创始人郑伟腾等知名企业家都是由此开始。但在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产品利润变薄,竞争压力变大,代理商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一些有实力有想法的代理商不愿再受制于人,开始建厂,创建自有品牌,进而由销售商变为了供应商,并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品牌之路。

不过,开办工厂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会出现缺乏人才、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制造能力、缺乏应对经验等等问题。特别对缺乏工厂运作经验的投资者来说,遭遇困难的几率很高。加上当时的国内企业几乎掌握不到核心技术,而且也没钱购买先进的设备,不少工厂只能购买国外淘汰的二手设备运作生产。这样的条件要想获得好的收益非常困难,产品只能在低端和低价中徘徊。
拿吴世杰的话说:“刚建厂的时候非常痛苦,根本没有想过会如此困难!本以为做了多年经销商,对产品知识、客户需求都已经非常熟悉,谁知理论上很容易搞定的事情,实施起来却会出现很多问题。”由于技术方案和自身制造能力的不足,导致奥尼MP3播放器的返修率高达80%,几乎对工厂形成灭顶之灾。庆幸的是,奥尼果断将产品重点转向了摄像头领域;而当年没有及时转型的MP3播放器品牌,许多就如流星划过,早已湮灭无踪。
与吴世杰有类似遭遇的还有多彩科技集团总裁夏炜,在最困难的时候,工厂只剩下了十几名干部和七八名工人,几乎陷入停产状态。在企业快倒闭的时候,夏炜想过卖血、卖箱包、甚至卖门板。用他的话来说:“什么能活下来就卖什么,企业不能倒,我也不能倒。如果我倒下了,那工人怎么办
?”经过不断的努力奔走,夏炜最终挺过了这最艰难的时光。吃一堑长一智,他意识到一味依靠代理和配件业务根本没有发展前景。于是,在1994年,他成立了多彩实业有限公司,并将键盘作为主要发展方向,进而才有了后来的多彩品牌。与吴士杰和夏炜同期建厂创品牌的企业家不少,但最终能生存下来的品牌并不多,正是有了这些中国企业家的

从制造到自造 中国工厂品牌全面崛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好好用文档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17-10-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