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京时间.迷失在家门口.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在北京的胡同里生活了二十多年,那里徒步可达的地方可以吃爆肚、炒肝、杏仁豆腐、老字号的糕点,多走几步就到隆福寺了,腿儿再勤点儿就到东单了。
一大早,胡同里的老头老太太就拎着小竹凳子、大藤椅一排排往树下一坐,摇着蒲扇,打牌、下棋,或者什么都不干也什么都不说,只是看着。中午,胡同里都是炒菜的锅铲声;裹着各种香味,炒饭香、炖肉香、酱油香、黄瓜味儿、胡萝卜味儿,闻得出炒鸡蛋有多咸;妈妈们吆喝着那些还在拍贴画、玩弹球的孩子们回来吃饭;隔几个门洞就有为用水、用煤、排烟这些事儿闹的乱子和端着大碗撇着腿坐在大院门口吃炸酱面背上淌汗的光膀汉子。等洗了碗的泼水声告一段落,像有人按了“停止”键,变得静悄悄,大多数人都在睡午觉,只有知了叫个不停。破破烂烂的柏油小路也软塌塌的,被晒得化了黑汤儿。这一懒,就到了买菜做晚饭的时候,像中午那样闹一通,再穿着趿拉板儿挺着浑圆的肚子溜达出门,循着海棠、闻着丁香,沿着胡同的树荫晃悠,或者骑着自行车去景山,再或者由宋庆龄故居门口跳到后海的水里游泳,钻出水面看落日。天黑了,还能听到把象棋子默默拍在木板上、时不时有人拍蚊子的声音,直到入夜。

在这么个地方,今天和昨天的不同,无非是下不下雨、该不该增减衣服、要不要琢磨着弄点儿冬储大白菜。今天像昨天那样活,这一年也不过是头一年的重演,看看太阳看看云,按照节气吃喝睡,日复一日地重叠在一起。乏善可陈,却也安心喜呆。
但这日子变化快,只隔着一条街而已,对面的胡同就拆了,盖楼了。原来胡同里一段段封闭的院墙,被打开窟窿,装上大玻璃窗、铝板门,变成了小卖部、烤串店和棋牌室,以及装着粉红日光灯、下午五点多才拉开帘子的美发厅。几米宽的地面,被一次次撬开,什么电缆、下水道、管线铺了拆拆了铺。蜂窝煤炉子、小暖气不让烧了,变成全电路。小汽车停在路边,老头老太太们最佳的乘凉树荫被越挤越小,要不就是他们搬着小凳儿赶紧忙地为了给儿孙们争得一个停车位。胡同里走过的人,不再是老相识,说的话也南腔北调,反倒难得听见京片子。

这时候,我也结束了胡同生活,跑到“宇宙的中心”――五道口一待近十年。白驹过隙,我身边的时间变得飞快。即使也就方圆两公里而已,上个月还熟悉的地方,下个月可能就变成了一个大坑,转年再看已经成了即将封顶的高档住宅楼。迷路虽谈不上,但变化就在眨眼间。
北京四分五裂了,东南西北、环里圈外的人们完全像身处异国,以截然不同的方式生活。天不亮,困于旧城的人们还在享受着新疆时间,再勤快也就是打着哈欠、挠着头皮、端着锅去买豆腐脑和油条;这个钟点,东北四环外人们已经像住在伦敦卫星城的人那样走出家门,在城铁站门前集结,排队拥堆在一起,等着坐上第一班车进城;两小时后,东国CBD街上就都是穿皮鞋、西装、套裙的男女,走路的频率与那些描述纽约曼哈顿的电影一样富于节奏感,空气里弥漫着香水的浓醇,无处不透着紧张活泼的时尚与考究;与此同时,北国则一副僵尸出街的

北京时间.迷失在家门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83252951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7-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