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董必武与南湖的情缘.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董必武与南湖的情缘
南湖位于嘉兴城区之南,分东西两湖,相连似鸳鸯交颈,又称鸳鸯湖,与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并称浙江三大名湖。南湖烟波浩渺,菱歌渔唱,湖内盛产鱼类,湖畔茶树飘香,“南湖菱”鲜嫩甘甜,最为著名。南湖中有湖心岛,岛上有“烟雨楼”。此楼为两层木质结构,红墙碧瓦,雕梁画栋,朱栏玉砌,蔚为壮观。据说烟雨楼是取杜牧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而命名。当山雨欲来时,站在楼上观雨,只见南湖上轻烟拂渚,微茫破雾;夹岸亭台,乍明乍灭;渔船泊靠,橹声依稀。其妙不可言喻。
宋以后,历代著名文学家、诗人,都慕名来游,吟咏不绝,1912年10月,孙中山曾来南湖游览,并在烟雨楼假山前与各界人士合影留念。现代许多著名文学家、诗人如茅盾、郁达夫、曹聚仁等都曾来南湖游览,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文章。1921年8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闭幕,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南湖更是名扬天下。一大代表之一的董必武,一生与南湖结下了难解的情缘,这在
13位代表中是绝无仅有的。
一、大党诞生画舫中
1921年6月初,共产处代表尼克尔斯基先后到达上海,并与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李达、李汉俊建立了联系。经过几次交谈,他们一致认为应尽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李达、李汉俊同当时在广州的陈独秀、在北京的李大钊通过书信商议,决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随即他们写信通知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和旅日的党组织,各派两名代表到上海出席会议。
武汉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接到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通知后,公推董必武、陈潭秋代表湖北共产党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党的一大会议。7月初,两人乘客轮顺流东下,到达上海,住进湖北善后公会馆内,那里与李汉俊的住处相距不远,联系十分便利。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召开,国内各地的党组织和旅日的党组织共派出13名代表出席。共产了会议。在极端秘密的氛围下,中国现代史上划时代的一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开幕。那一年,董必武35岁,年龄仅次于何叔衡,为与会者中第二位的年长者。会议主席张国焘这样评价董必武:“为人醇朴,蓄着八字式的胡子,活像一个老学究,在谈吐中才表现出一些革命家的崛强风格。”在
24日的会议上,董必武向大会报告了武汉早期组织的情况,得到了到会代表的肯定。25日、26日,利用大会休会的时间,他作为大会文件的起草者之一,与张国焘、李汉俊、刘仁静、李达等人一起起草了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经过两天的紧张工作,他们写出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初稿,供代表们讨论。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董必武与到会代表集中精力讨论和基本确定了党的纲领,为党的创建在理论和实践上作出了积极贡献。
1921年7月30日晚上,由于中共一大在上海开会的会场受到搜查,代表们的活动受到监视,会议已无法继续在上海举行。此时,党的一大能否完成预定的各项议程,党能否正式诞生,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一个安全的新会址。
为了确定新的开会地点,代表们进行了多次商量。当时考虑续会的地点,一是必须保证安全,不能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二是交通要方便,从上海出发可以用一天时间来回。由于上海党组织中浙

董必武与南湖的情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