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学位论文
论文题目:聚酰亚胺膜的制备
作者: 吕厚为
指导教师姓名: 胡知之
专业名称: 化学工程与工艺
摘要
本实验以6FAPB与通过用不同次数重结晶的CBDA及不同回流次数的CBDA作原料,DMAC为原料在机械搅拌,冷水浴保护条件下合成聚酰胺酸(PAA)溶液,涂膜后通过热酰亚胺化方法得到聚酰亚胺(PI)薄膜。然后,利用紫外-可见光谱(UV)、红外光谱等方法对PI膜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经过重结晶的CBDA透明性更好,聚合度更加,性能更加优异。
关键词:CBDA;聚酰亚胺; 结构与性能;薄膜
Abstract
In this pap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mechanical agitation and the cold bath, we synthesized polyamide acid (PAA) solution with p-6FAPB and CBDA as raw material and DMAC as solvent, in which CBDA(cyclobutane dianhydride) was produced by photo-dimerization reaction, after coating we obtained polyimide(PI) film by thermal Imidization method. Then, we used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 (UV), infrared spectrum method to characterize structures and properties of PI fil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PI film prepared by the CBDA from recrystallization have high transparency, more polymerization degree, and more excellent performance.
Keywords: CBDA; Polyimide;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film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2
1. 绪论 5
聚酰亚胺简介 5
含氟聚酰亚胺的研究进展 6
提高聚酰亚胺透明性的方法 10
………………………………………………….12
论文研究内容 15
16
试剂与药品 16
装置仪器 16
实验所用仪器和设备 16
实验中药品的处理 17
反应原理 18
18
: 18
19
-可见光谱分析 19
3 结果与讨论 20
20
20
-可见光谱 21
结论 24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附录 32
1. 绪论
聚酰亚胺简介
聚酰亚胺是一类重要的高性能聚合物,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热性能、力学性能、机械性能和介电性能而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现代微电子和光电子等领域[1,2]。然而已商品化的聚酰亚胺大多难溶难熔、加工性能差;而且制品颜色深,光学透明性差(在接近500 nm时便有大量吸收),[3~7]。基于分子设计出发,近年来报道比较多的可溶性聚酰亚胺是含氟聚醚酰亚胺,尤其是含有三氟甲基取代结构的聚醚酰亚胺[8~11]。它们通常是由含氟二胺单体和常见二酐单体缩聚得到。由于聚合物分子主链中含有大的三氟甲基和柔性的醚键,使得这类聚酰亚胺通常表现出较好的溶解性能;同时由于氟原子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如较大的电负性、较小的原子半径、较低的摩尔极化率等,使得这类聚酰亚胺还表现出较传统聚酰亚胺更好的光学性能、介电性能和低的吸湿率
。
1908年,Bogert和Renshaw通过4-氨基邻苯二甲酸酐的熔融自缩聚,在实验室中首次合成出了芳香型聚酰亚胺[12]。由于当时高分子学科处于发展初期尚未从有机化学中分离出来,对于聚合物的本质及其性能还没得到全面的认知。所以,该发现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中期,聚酰亚胺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出现了。1955年,美国Du Po
吕厚为论文修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