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钢筋混凝土现浇主次梁结构设计
学校:南昌大学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南昌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一、设计资料
本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砼现浇单向板肋梁(建筑标高+),其结构布置图如附图1-1所示,板深入墙内120mm,次梁深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柱内370mm,楼面面层为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容重为20 KN∕m2),板底及梁用20mm厚石灰砂浆粉刷(容重17 KN∕m2)。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6 KN∕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主次梁受力钢筋采用HRB335或HRB400钢筋,板采用R235级钢筋。板厚取70mm,次梁尺寸为200×400mm,主梁尺寸为250×650mm。
图1-1 单向板肋梁结构平面图
二、设计内容和要求
(一)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并给出弯矩及剪力图。
(二)绘结构施工图
(1:150),图上需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并标出板的结构标高。
(1:60),图上需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及其定位尺寸。
(1:40,1:20),图上需标注次梁截面及几何尺寸、梁底标高、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其定位尺寸。
(1:40,1:20),弯矩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图上需标注主梁截面及几何尺寸、梁底标高,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其定位尺寸。
,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三、楼面板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确定主梁的跨度为4800mm,次梁的跨度为4800mm,主梁每跨内设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1600mm。
l02/l01=3,按单向板设计。
四、板的设计
1、荷载
(1)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20mm水泥砂浆面层 = KN∕m2
70mm钢筋混凝土板 = KN∕m2
20mm板底石灰砂浆 = KN∕m2
------------------------------------------------------------小计 ∕m2
(2)板活荷载标准值: 6 KN∕m2
,,故板的:
永久荷载设计值 g=×= KN∕m2
可变荷载设计值 q=6×= KN∕m2
(3)荷载总设计值 g+p= KN∕m2
近似取为:g+p= KN∕m2
2、计算简图
(1)板的实际跨度:边跨=1600-60-100=1440mm
中跨=1600-100-100=1400mm
(2)边跨计算跨度:=60++=60+1440+=1600mm
=60++=60+1440+=1535mm
取较小值,边跨的计算跨度为L=1535mm。
(3)中跨计算跨度:= +b =1400+200=1600mm
=+t =1400+70=1470mm
取较小值,中跨的计算跨度为L=1470mm。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1-2。
图1-2板的计算简图
3、弯矩设计值
边跨弯矩:==***1/8=
中跨弯矩:==***1/8=
大致根据实践规范可以取
1、支点弯矩=-
2、跨中弯矩 1)板厚与梁肋高度比等于或大于1/4时=+
2)板厚与梁肋高度比小于1/4时候=+
==×=
=-=-*=-
=-=-×()=-
=+=-×=
4、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板厚h=70mm,取=30mm(规范中板的保护层厚度最小为30mm),=70-30=40mm。C35混凝土,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钢筋采用R235,=195KPa。板的配筋计算见表1-1。
表1-1 板的配筋计算
截面
1
B
2
C
弯矩设计值
-
-
=
实际配筋
Ф******@165
(305)
Ф******@165
(305)
Ф******@165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