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12164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2003年2月)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广播电视大学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为培养大专层次应用型人才使用计算机技能而开设的。
本课程是一门有关计算机知识的入门课程,主要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前沿知识的介绍,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微型计算机的基本使用方法、文字和数据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网络和一些工具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
三、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内容的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实践环节是本课程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的“掌握”是指能够熟练运用和操作;“理解”表示能够进行操作但不够熟练;“了解”表示看过演示或体验过功能性的操作过程。
课程内容中带“*”的属于提高部分,也是认证考试的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和教学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为模块化结构设计,课内学时为72学时(4学分),其中必须完成的学时包括:电视课(CAI)14学时,上机实验45学时,定期辅导9学时。
二、教学媒体
文字教材: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模块化结构,每一模块均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辅导、导学内容和上机实验指导四部分内容。
模块1 ——计算机基础知识
模块2 ——微机操作系统(含网络应用基础)
模块3 ——文字处理系统(Word)
模块4 ——电子表格系统(Excel)
模块5 ——电子演示文稿系统(PowerPoint)
模块6 ——网页制作系统(FrontPage)
音像教材:电视录像带、CAI教学光盘
辅助教材:网络课程
三、考核
本课程考核采用无纸化上机考试,考试成绩即为最终成绩。
考试内容包含教学要求层次的大致比例为:
四、教学和实验设备建议
本课程所采用的模块化结构能够适应不同专业学生的要求,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统一培养规格和统一考试要求,建议教学机构按下列规定选择安排教学:
本课程所提供的音像教材有电视录像带和CAI教学光盘2种,教学单位可根据自有设备和条件组织教学。
实验设备单机最低配置:CPU为赛扬450、内存128 MB。建议单机配置:CPU为奔腾Ⅲ 500、内存128 MB以上。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篇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教学内容
1. 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及现状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现代计算机的发展
(介绍现代计算机的分类,包括PC, WORKSTATION, puter…)
计算机的定义、特性与组成
计算机的定义与主要特征
(包括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的外部特征和内部特征)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冯诺依曼计算机,包括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等部件)
计算机的软件组成
(包括软件的定义、分类和开发过程等)
计算机的应用
(包括科学计算、事务处理、信息处理、国防…。)
2.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计算机中的数与字符的表示方式
数制
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
字符与汉字的编码表示方式
ASCII码和各种汉字编码
汉字输入方法简要介绍
拼音、五笔字型、表形码
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简要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以及发展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数字图象技术
语音技术
媒体播放和压缩格式
信息安全技术
安全技术的重要性
数据加密技术简介
计算机病毒防治介绍
信息安全法律
(包括相关的道德、法律、法规等)
二、教学要求
掌握至少1种汉字输入方法、计算机的定义、计算机硬件组成、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第二篇微机操作系统
一、教学内容
1. Windows基本操作
开机启动Windows
退出Windows并关机
鼠标操作
鼠标与鼠标光标
鼠标基本操作
鼠标右键
选择输入法
窗口操作
最大化、最小化、移动、关闭和排列多个窗口
菜单操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