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镇大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2015——2016学年下学期
年级
六年级
时间
第 2 周
3月10 日
实验类型
分组( √)
演示( )
实验名称
放大镜下的晶体形状
实验目的
用放大镜观察常见固体物质的晶体形状
实验器材
放大镜、食盐、白糖、碱面、味精。
实验过程
用放大镜观察食盐、白糖、味精、碱面的晶体形状
观察到的现象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是规则几何外形固体。
实验结果
晶体是规则几何外形固体。
中枢镇大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2015——2016学年下学期
年级
六年级
时间
第 2 周
3月 11 日
实验类型
分组( √)
演示( )
实验名称
制作晶体
实验目的
认识晶体的简单制作过程,知道晶体的形状。
实验器材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玻琉杯、玻琉片、滴管、显微镜。
实验过程
1、制作食盐、白糖或碱面的浓溶液;
2、滴一滴在玻璃片上,让其蒸发。(为了蒸发得快,滴后要轻轻晃几下,让溶液扩散得薄而均匀,然后放在通风的地方。)
3、观察玻璃片的固体物质。
观察到的现象
玻璃片上留下一颗颗微小的晶体。
实验结果
晶体的形状是规则的几何外形。
中枢镇大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2015——2016学年下学期
年级
六年级
时间
第 3 周
3月 17 日
实验类型
分组( √)
演示( )
实验名称
正确使用显微镜及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目的
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实验器材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单面刀片、碘液、胶头滴管、滴瓶、镊子、清水、洋葱、纱布、吸水纸、解剖针
实验过程
(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观察到的现象
洋葱表皮有许许多多像房间一样的结构,中间有一个大液泡。
实验结果
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中枢镇大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2015——2016学年下学期
年级
六年级
时间
第 4 周
3月 24 日
实验类型
分组( √)
演示( )
实验名称
观察水中微生物
实验目的
认识微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它们是有生命的。
实验器材
显微镜1台、烧杯1只、镊子1把、滴管1支、载玻片1片盖玻片1片、吸水纸若干个
实验过程
1、安放好显微镜,对光,调焦。
2、用滴管吸取一滴池沼水,放在载玻片上。
3、盖上盖玻片,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4、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到的现象
自然水域里的水里,微生物种类较多,我们观察到的就有草履虫、喇叭虫、绿藻、变形虫等
实验结果
我认为自然水域的水,微生物较多,虽然肉眼看不见,但它们都是生命体。
中枢镇大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2015——2016学年下学期
年级
六年级
时间
第 5 周
3月 31 日
实验类型
分组( √)
演示( )
实验名称
描述沙和豆子的特点
实验目的
沙子和黄豆混合,不会发生变化,仍旧沙子是沙子,黄豆是黄豆。
实验器材
黄豆50克、沙子500ml、烧杯2只、白纸3张、筛网1个、玻璃棒 1支。
实验过程
1、观察沙子、豆子在混合前的颜色、形状、气味、状态,它们都是颗粒状态,固体,较硬,黄豆是黄色,沙子黄色,均没有什么特别气味;
2、将它们混合,搅拌,静置一段时间;
3、用筛子将黄豆和沙子分离,沙子漏下来,黄豆留在了筛子里
观察到的现象
黄豆和沙子混合后,没有发生变化,分离后,沙子还是沙子,黄豆还是黄豆。
实验结果
有些物体混合后,观察不到它们有明显的变化。
中枢镇大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2015——2016学年下学期
年级
六年级
时间
第 5 周
4月 1 日
实验类型
分组( √)
演示( )
实验名称
观察白糖的变化
实验目的
白糖在加热后,要发生变化(化学)。
实验器材
白糖20克,长柄金属汤匙1把,药匙1只,蜡烛1支,玻璃片1片,火柴1盒,手套 1副。
实验过程
1、用药匙将白糖5克,放入汤匙中;
2、把蜡烛点燃;
3、手持勺柄,将勺头置于蜡烛火焰的外焰上方,对白糖加热。
观察到的现象
白糖经过了以下的变化过程:先是由透明的固态的糖,熔化成液态的糖,继续加热,颜色变成黄色、棕色、直至变成黑色,并且可以闻到有焦味。再接着加热,黑色的物质就燃烧起来了。
实验结果
白糖由固体变成液体是物理变化;由液体变成褐色、黑色是化学变化。
中枢镇大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2015——2016学年下学期
年级
六年级
时间
第 6 周
4月 7 日
实验类型
分组( √)
中枢镇大兴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六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