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基础设施概述
§3 区域交通运输规划
第十二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2 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
§4 区域给排水规划
§5 区域电力规划
Economic Geography School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cience WHU
§1 基础设施概述
基础设施泛指国民经济体系中为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提供一般条件的部门和行业,包括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科研与技术服务、园林绿化、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等技术性工程设施和社会性服务设施
区域性的基础设施一般指四大系统:即交通运输系统、给水排水系统、动力系统和通讯系统等部门
Economic Geography School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cience WHU
§1 基础设施概述
基础设施的特性
公共性
基础设施不是为特定的部门、单位、住户、企业设置的,而是为一国或一地区社会经济整体服务
两重性
基础设施既为物质生产服务,又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两者难以截然分离
系统性
基础设施是一个有机的综合系统,它是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运转载体,交通、电力、电讯、给排水既互相独立又互相依存,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工程体系。
Economic Geography School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cience WHU
§1 基础设施概述
基础设施的特性(续)
长期性
基础设施施工周期长、消费周期长、效益回报期长
间接性
基础设施具有较大的外部经济性,其投资效益往往分散体现在其服务对象的效益上,这种间接效益远远超过直接效益
Economic Geography School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cience WHU
§1 基础设施概述
基础设施的作用
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
基础设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
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基础设施是生产力要素的一种体现,它反映了一个现代化社会的物质生活丰富程度
基础设施是经济布局合理化的前提
基础设施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先行官
Economic Geography School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cience WHU
§1 基础设施概述
基础设施的作用(续)
基础设施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基础设施是一个产业关联度大,劳动密集型的部门, 投资的60%左右成为实物形态的固定资产,40%左右转化为劳动者工资收入和生活消费基金
基础设施是国防建设的组成部分
基础设施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半军事性质,要直接为军事服务
Economic Geography School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cience WHU
§2 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
基础设施发展模式即是指一个国家为实现发展这一总目标所确定的基础设施与直接生产部门的建设优先次序和投资比例上的战略筹划与安排
Economic Geography School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cience WHU
§2 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
优先发展模式
应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有计划地、有步骤地进行投资和建设,不然就会产生工业发展后电力不足、道路不畅,临时弥补又会出现巨额资本无法筹集,从而丧失时间、制约经济增长等问题,所以基础设施应优于直接生产部门,超前发展。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为直接生产部门提供外部经济效果,从而达到收益递增的目的
Economic Geography School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cience WHU
§2 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
滞后发展模式
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应集中投资于直接生产部门,尽快地获得收益,增加收入,待直接生产部门发展成长并有了较大的收益后,再利用一部分资金投资于基础设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经济专家赫希曼—不均衡增长理论的主要倡导者,他从投资效益出发,认为有限的资本应首先发展工业部门,然后再来建设基础设施部门。他批评传统的优先发展基础设施理论,认为这是一种“超能力的发展”,不能刺激引致投资(引致决策)
Economic Geography School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cience WHU
§2 基础设施的发展模式
同步发展模式
同步发展模式,指基础设施与其它国民经济部门按比例投资、共同发展
经济学家纳克斯是大推进理论的倡导人,他于1953年在《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中,主张对工业、农业、外贸、消费品生产、资本品生产、基
武大刘艳芳经济地理学第12章区域基础设施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