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实验报告实验材料.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实验报告实验材料 】是由【闰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实验报告实验材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专业姓名学号组别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实验一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时间温度干:22℃湿20℃相对湿度
82%
一、水泥石的表观密度
二。水泥石的密度
指导老师签名:
实验一建筑材料基本性质
试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对固体材料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检测方法的
练习,掌握材料基本物理参数的获取方法,并利用所测得物理状态参数来计算材料的孔隙率及
空隙率等构造参数,从而推断其对材料其他性质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游标卡尺、直尺、天平、
李氏瓶、试样筛、量筒、天平。温度计、漏斗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a、表观密度测量
1、用天平称量出试件的质量m(kg)
2、用游标卡尺测量试样尺寸(长,宽,厚),并计算试样的体积v。(m3)b、密度试

1、往李氏瓶注入与试样不发生反应的液体至凸颈下部,记下刻度(v1)2、称取60~90g
试样,用小勺和漏斗将试样徐徐送入李氏瓶中
3、微倾并转动李氏瓶,用瓶内的液体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冲入瓶内液体中,待液
体中
(v2)
4、取剩余试样的质量,计算出装入瓶中的试样质量m5、计算瓶中试样所排开水的体
积:v=v2-v1
四、实验结果计算(一)水泥石的表观密度
(二)水泥粉的密度(三)水泥石孔隙率的计算
p%=×100%=%1(1ρ0/ρ)100
p2(1ρ0/ρ)100%=×100%=%
五、实验结果分析(比较两组水泥石的性质差异)
由p1<p2可知,一号水泥石的孔隙率比较小,其材料的力学性能比
较好
实验二混凝土用砂实验
试验原始记录
试验时间温度22℃相对湿度82%一、砂的筛分析试验
二、砂的表观密度测定
三、砂的堆积密度测定篇二:工程材料实验报告(完整版)
工程材料实验报告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1
姓名:郑杰,学号:姓名:周邵巍,学号:姓名:李欣欣,学号:姓名:谢强,学
号:
工程材料综合实验
●金相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金相显微试样的制备●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碳钢热处理操作、组织观察和硬度测定一、实验目的
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以及现有的实验设备,通过自己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实
验并得出实验结果,达到进一步深化课堂内容,加强对《工程材料》课程理论系统认识,并提
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做这个实验,使学生们可以充分了解以下知识,并学会操作一些必要的设备仪器:
1、分别研究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
2、分析含碳量对铁碳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加深理解成分组织与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3、了解碳钢的热处理操作;
4、研究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碳钢性能的影响;5、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
及其变化;
6、了解常用硬度计的原理,初步掌握硬度计的使用。
二、实验设备及材料
1、2、3、
显微镜、浴磨机、抛光机、热处理炉、硬度计、砂轮机等;金像砂纸、水砂纸、抛光
布、研磨膏等;
三个形状尺寸基本相同的碳钢试样(低碳钢20#、中碳钢45#、高碳钢t10)
三、实验内容
三个尺寸形状基本相同的试样分别是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均为退火状态,不慎混
在一起,请用硬度法和金相法区分开。
3、热处理前后的金相组织观察、硬度测试。
四、实验步骤:
1、观察平衡组织并测量硬度:
(1)制备金相试样(包括磨制、抛光和腐蚀);(2)观察并绘制显微组织;(3)测
试硬度。2、进行热处理。
3、观察热处理后的组织并测硬度
(1)制备金相试样(磨制、抛光和腐蚀);(2)观察并绘制显微组织。
五、实验报告
3、fe—fe3c合金平衡相图
4、铁碳合金平衡组织观察
图1工业纯铁
图2工业纯铁
图3亚共析钢篇三:材料力学实验报告答

材料力学实验报告
评分标准拉伸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σs、σb)和塑性指标(δ、ψ)。
σb。
,绘制拉伸曲线(p-δl曲线)。

二、实验设备(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mm
三、实验数据(2分)
sb
psa0pba0
=300mpa左右=420mpa左右
=20~30%左右=60~75%左右
l1l0
100%l0a0a1
100%a0
=
五、回答下列问题(2分,每题分)
1、画出(两种材料)试件破坏后的简图。略
2、画出拉伸曲线图。
3、试比较低碳钢和铸铁拉伸时的力学性质。
低碳钢在拉伸时有明显的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强化阶段和局部变形阶段,而铸铁没有
明显的这四个阶段。
4、材料和直径相同而长短不同的试件,其延伸率是否相同为什么相同
延伸率是衡量材料塑性的指标,与构件的尺寸无关。
压缩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并分析原因。
二、实验设备(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分)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mm(分)
三、实验数据(1分)
四、实验结果处理(2分)
b
pb
=740mpaa0
左右
五、回答下列思考题(3分)
(两种材料)实验前后的试件形状。略
。略

当试件的两端稍有不平行时,利用试验机上的球形承垫自动调节,可保证压力通过试件
的轴线。

1
h0
3d0
试件承受压缩时,上下两端与试验机承垫之间产生很大的摩擦力,使试件两端的横向变
形受阻,导致测得的抗压强度比实际偏高。试件越短,影响越明显。
若试件过长,容易产生失稳现象。
于抗压能力。
测定弹性模量e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二、实验设备(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万能试验机
测量尺寸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mm引伸计标距50mm
三、实验数据(2分)
四、实验结果处理(3分)
e
fnl0
(约a0l
200gpa)
五、画出fl曲线图(1分)
六、讨论题(2分)

弹性模量e是只与材料有关的量,与其他量无关。

扭转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分)

度极限b。。
二、实验设备(1分)
机器型号名称电子扭转试验机选择量程:钢nm精度nm
铸铁nm精度nm
测直径量具名称游标卡尺精度mm
三、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6分)
四、回答下列问题(2分)
、后的图形。篇四:实验报告单
科学实验报告单(4)
九完小科学实验报告单(10)篇五:建筑
材料实验报告
前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筑材料试验是建筑材料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感
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重要过程。通过试验预期达到三个目的:一是熟悉、验证、巩固所学的理
论知识;二是了解所使用的仪器设备,掌握所学建筑材料的试验方法;三是可让学生更深刻地
掌握各种材料的技术性能,对常用的材料具有独立进行质量检验的能力。针对于此,水利水电
建筑工程10074班于2011年11月30日—12月2日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建筑材料实验
室实训。
建筑材料试验是一门与生产密切联系的科学技术,作为未来的工程技术人员,必修具备
一定的建筑材料试验知识和技能,才能正确评价材料质量,合理而经济地选择和使用材料。通
过建筑材料试验,我们不仅要对主要建筑材料的技术要求,试验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有所了解
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巩固和丰富理论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肃认真,实事
求是的工作作风。
试验前进行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是上好试验课的前提和保证,试验中的记录和数据分
析是整个试验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必须注意观察出现的各种现象,认真做好记录,以便正确处
理试验数据和正确分析试验结果
本试验内容包括水泥、混凝土用集料、混凝土、粗细骨料等主要试验。
1
目录
第一章水泥试验
第一节水泥密度试验(2)
第二节水泥细度试验(2)
第三节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3)
第四节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试验(4)
第五节水泥安定性的测定试验(7)
第六节水泥胶砂强度检验(9)
第二章细骨料试验
第一节细骨料颗粒级配试验(10)
第二节细骨料的表观密度试验(11)
第三节细骨料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12)
第四节细骨料的含泥量试验(12)
第三章粗骨料的试验
第一节粗骨料表观密度试验(13)
第二节粗骨料的堆积密度试验(14)
第三节粗骨料的颗粒级配试验(15)
第三章普通混凝土试验
第一节混凝土拌合物的拌制和取样(16)
第二节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试验(18)
第三节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19)2
第一章水泥试验
第一节水泥密度试验

准确测量出水泥的密度,及学生的动手能力。
:
(1)天平
(2)里氏容量瓶

首先称重60g水泥,在向里氏容量瓶中注入煤油,注入后的体积为,在将水泥缓慢灌入瓶
中,放置24h后,观察里氏瓶中液面的变化,
m60×103
p=v=第二节水泥细度测定(筛析法)

通过试验来检验水泥的粗细程度,作为评定水泥质量的依据之一;,正确使用所用仪器
与设备,并熟悉其性能。

(1)试验筛
(2)天平

称取水泥500g,倒入筛中左右摇晃,边摇边拍打,并且将颗粒碾碎,直到被筛滤干净,
最后称得筛网上剩余量为.

f=rs/w×100%=500×100%=%所以%<%满足要求。
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w——水泥试样的质量(g)。
3
第三节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试验

通过试验测定水泥净浆达到水泥标准稠度时的用水量,作为水泥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
用水量之一;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并熟悉其性能。

(1)水泥净浆搅拌机
(2)标准法维卡仪
(3)天平
(4)量筒

(1)仪器设备检查稠度仪金属滑杆能自由滑动,搅拌机能正常运转等。
(2)调零点将试锥降至锥模顶面位置时,指针应对准标尺零点。
(3)水泥净浆制备用湿布将搅拌锅和搅拌叶片擦一遍,将拌合用水倒入搅拌锅内,然
后在5~10s内小心将称量好的500g水泥试样加入水中,将锅放到搅拌机锅座上,升至搅拌位
置,启动搅拌机,慢速搅拌120s,停拌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接着快
速搅拌120s后停机。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和好的净浆装入锥模,用小刀插捣,振动数次,
刮去多余净浆;抹平后放到试锥下面的固定位置上,调整金属棒使锥尖接触净浆并固定松紧螺
丝1~2s,然后突然放松,让试锥垂直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锥停止下沉或释放试锥
30s时记录试锥下沉深度(s)。整个操作应在搅拌后内完成。

用固定水量方法测定时,根据测得的试锥下沉深度s(mm),可从仪器上对应标尺读出
标准稠度用水量(p)或按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其标准稠度用水量(p)(%)。
p=26-=26-×30=%
当下沉深度小于13mm时,应改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
第四节水泥凝结时间的测定试验
:测定水泥达到初凝和终凝所需的时间(凝结时间以试针沉入水泥标准稠
度净浆至一定深度所需时间表示),用以评定水泥的质量。

(1)标准法维卡仪
(2)养护箱

(1)试验前准备将圆模内侧稍涂上一层机油,放在玻璃板上,调整凝结时间测定仪的
试针接触玻璃板时,指针应对准标准尺零点。
4
(2)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水,按测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方法制成标准稠度水泥净浆后,立
即一次装入圆模振动数次刮平,然后放入湿汽养护箱内,记录开始加水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
起始时间。
(3)试件在湿气养护箱内养护至加水后30min时进行第一次测定。测定时,从养护箱中
取出圆模放到试针下,使试针与净浆面接触,拧紧螺丝1-2s后突然放松,试针垂直自由沉入
净浆,观察试针停止下沉时指针的读数。临近初凝时,每隔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至距底
板(4±1)mm即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从水泥全部加入水中至初凝状态的时间即为水泥的初
凝时间,用“min”表示。
(4)初凝测出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上取下,翻转180°,直径
大端向上,小端向下,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
(5)取下测初凝时间的试针,换上测终凝时间的试针。
(6)临近终凝时间每隔15min测一次,当试针沉入净浆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净浆
表面留下痕迹时,即为水泥的终凝时间。
(7)由开始加水至初凝、终凝状态的时间分别为该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用小时
(h)和分钟(min)表示。
(8)在测定时应注意,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棒,使其徐徐下降,防止撞弯
试针,但结果以自由下沉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净浆的位置距圆模至少大于
10mm;每次测定完毕需将试针擦净并将圆模放入养护箱内,测定过程中要防止圆模受振;每
次测量时不能让试针落入原孔,测得结果应以两次都合格为准。

初凝时间t初=t1-t0=13:30-10:40=170min
终凝时间t终=t2-t0=17:20-10:40=460min
t1--水泥初凝时间
t2--水泥终凝时间
t0--水泥全部加入到水中时的时间
第五节水泥安定性的测定试验

安定性是指水泥硬化后体积变化的均匀性情况。通过试验可掌握《水泥安定性》的测试
方法,正确评定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安定性的测定方法有雷氏法和试饼法,有争议时以雷氏法
为准。

(1)沸煮箱
(2)雷氏夹

(1)测定前的准备工作若采用饼法时,一个样品需要准备两块约100mm×100mm的玻
璃板;若采用雷氏法,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为75~85g的玻璃板两块。凡与水泥净浆接触
的玻璃板和雷氏夹表面都要稍稍涂上一薄层机油。
(2)水泥标准稠度净浆的制备以标准稠度用水量加水,按前述方法制成标准稠度水泥
净浆。

实验报告实验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闰土
  • 文件大小376 KB
  • 时间2023-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