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1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新基础教育理念解读
来自教师的实践与思考之一:
教师应把小学生看成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体发展的机制,认识到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使之成长、成熟。(夏殷)
我们语文教师虽然不是演员,但应该有演员的素养;语文教师虽然不是诗人,但应有诗人的气质。(周春花)
我们应该以开放的眼光去审视语文课堂教学,立足课堂,并努力走出“小课堂”,引导学生走向自然、人生、社会的“大课堂”。(方莲)
教与学的本质属性是教师价值引导和学生自主建构的辨证统一。(刘淼)
来自教师的实践与思考之二: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学校里每位老师都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老师,因此,积极与其他老师配合,形成合力,为学生学好母语营造良好的氛围。(陶霞)
好的欣赏音乐的方法,可以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故事导入法、听音乐取名法、谈天说地聊天法、畅所欲言讨论式。(朱旭华)
小学体育课开放式教学的策略:“皮筋”策略(松紧结合)、“超市”策略(自主选择)、“展示”策略(体验成功)、“踢球”策略(引导探索)、“模糊”策略(激励创新)。(姚春霞)
来自教师的实践与思考之三:
多媒体教学不能搞花架子,跟教学内容联系不紧密的课件不能随意播放。(张双)
练习设计:1、目的要明确,题目要精选;2、题量要适度,保证基本题,适当增加一些选做题;3、难度要适中,对学困生,要给予必要的辅导;4、要循序渐进,由单一到综合。(张建忠)
新理念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
1、设计童趣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热情者;2、设计探索性作业,让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3、设计生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4、设计层次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5、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成为应用的创新者。(胡天明)
来自教师的实践与思考之四:
要培养学生正确交流的习惯:学会表达、认真倾听、肯定他人、敢于质疑。(李金秀)
“教育无痕”第一式:用多媒体技术“穿针引线”。(周英)
以尊重为准则,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会倾听、学会接纳、学会欣赏。(朱丽红)
意识:1、课前准备具目标意识;2、新授知识具突破意识;3、巩固知识具强化意识;课堂小结具反馈意识。(宋利华)
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多表扬少批评;课堂活动多样化,重视学生参与。(毛红)
来自教师的实践与思考之五:
课堂教学应体现三个“有利于”: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自信心的树立,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发展;2、有利于学生良好语音、语调和语感的培养;3、有利于发展学生运用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顾虹)
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彭华)
充分使用“情境图”、“语境歌”,帮助学生探究字母读音,发展学生自然语言。(唐佩华)
阅读教学中的说话训练要成为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言语对话,提高实效。(金品莲)
二、时代精神和未来新人
时代精神:
要求人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并且有能力参与周围世界的变革,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为自己创造幸福,同时自觉地有意识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未来新人:
与外部世界
与内部世界
思维方式
认知
获取信息和判断能力,发现问题和创造能力
自我反思、调控
多维、动态、直觉、领悟的思维方式
道德
遵守公德法律,履行职业道德
独立积极的价值观,人格独立又善于沟通
自我个性和社会共性的统一
精神
自强不息
自我超越和完善
缺憾中完美,美丽世界美丽自己
二、新基础教育观念系统
(一)新基础教育“价值观”:
1)未来性:
基础教育永远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
2)生命性:
教育的对象是世界上最大丰富性和主动性的生命,基础教育的对象是处在人生最重要时期的“发展中的人”——青少年;同时,教师也是有多种需要和能力、具有发展可能的人。
对个体生命的热爱和多方面发展的促进是教育不容忽视的价值取向。
3)社会性:
社会与个体发展统一。
二、新基础教育观念系统
(二)新基础教育“学生观”:
1)主动性:
学生不是“容器”,教育不是“训兽”。学生具有关注和要求自己向上的主动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教育的任务是把这些需要和可能转化为现实。
2)潜在性:
不能只注意学生现有状态,并以此作为学生好差分级的标准和进一步教育的依据。是“学困生”而不是“差生”。
成功教育倡导“梦想成真,自信成才”。
3)差异性:
承认差异、关注差异,努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实现原有基础上的提高,各自的特长和个性得到充分、健康的发展。
二、新基础教育观念系统
(三)新基础教育“教育活动观”:
1)双边共时性:
学校教育活动是一种师生双方各自进行,但又紧密相关、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的活动,主张双边、双向乃至多向的沟通。
如果你唯一的工具是一把锤子,你往往

21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2-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