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过度劳动 PPT课件.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过度劳动_PPT课件过度劳动
目录
过度劳动及适度劳动的概念
工作生活质量(QWL)的研究现状
作业疲劳的评价方法(CFSI量表&VDT指标评价体系)
适度劳动与过度劳动的典型群体特征(高校教师,农民工,出租车司机)
如何构建我国的适度劳动制度
一、过度劳动的概念内涵
过度劳动可以简称“过劳”,是指劳动者在其工作过程中存在超时、超强度的劳动行为,并由此导致疲劳的蓄积,经过少量休息无法恢复的状态。
适度劳动
任何劳动标准都必须在人的生理负荷和功能极限之内,确
以保工作者的生理、心理与卫生健康。
二、工作生活质量的研究现状
内涵:定义归结为三类,即体验说、价值说和过程说,界定清晰并被广泛
接受的QWL定义尚未形成;
内容结构:将国内外学者的分类维度归结为三项,即个人维度、工作维度
与组织维度;
测度:现有研究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多是基于某一个职业、群体或者行
业,全面客观测度QWL的研究到目前还没有出现。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范围逐渐扩大,对指导企业实践、实现佣双方双赢具有
重要的意义,但也出现了研究间彼此矛盾的情况。
三、作业疲劳的评价方法
作业疲劳: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有疲倦感等主观症状及劳动机能衰退的现象。
对疲劳开展测定与评价是过度劳动研究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四、适度劳动与过度劳动的典型群体特征
(一)高校教师
很多高校教师以及科研工作者,特别女性高校教师存在大量隐性过度劳动现象,表面光鲜,但背后压力很大。
不合理的制度设计
导致
科研和教学等竞争性制度
工作性质、高校文化、经济社会
发展阶段、个人追求等综合因素
未科学考虑
一定的滞后性
无谓劳动
过劳现象发生
五、构建我国适度劳动制度
(一)形成适度劳动的社会共识

(二)构建适度劳动的衡量制度

(三)完善适度劳动的法律保障
(四)优化职业健康防控监管机制

过度劳动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9
  • 文件大小326 KB
  • 时间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