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祭孔的文化省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祭孔的文化省思
孔子的政治思想资源与道德资源,如何演化成有着公共精神、敢于承担责任的现代积极公民的人格内涵之部分?

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61周年纪念日,各地纪念活动不断,北京、天津、曲阜、乌鲁木齐等大陆城市以及台北都举行了庄重肃穆的祭孔仪式,北大、清华等校的4名国学学者甚至联名倡议将这一天设为“尊师目”。诸多网友欢欣鼓舞,认为这代表着传统思想文化的伟大复兴。其实,在民间性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逐渐兴盛之外,还应当看到祭孔并不代表真正地亲近儒家文化。

台北祭孔

美国汉学家列文森认为,在20世纪,儒教中国只能是博物馆里陈列的文化碎片。而著名华人学者余英时也曾指出,王朝体制和士绅社会崩溃后,无所依附的儒家及其士大夫,只能成为现代社会阢陧漂移的游魂。

但如今,形势似乎在发生急剧的转化:被疏离、排斥多年的儒学,居然显露出开始蜜月之旅的迹象。如中国社科院文史哲学部副主任李景源所说,国学热和儒学热是“构成中国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儒学思想为内核的传统文化,也是世界性的华人社群的有益资源。
不过,综观大陆各地的祭孔活动,有关传统文化的论述都显得过于单薄、抽象,传统要么被过度简化为文明、和谐、伟大、古老等匮乏实质性内涵的指称,要么就被割裂成为地方文化的历史注脚。一个基本事实是,各地对于祭孔的重视,并非仅仅是因为在这样独特的日子,乡愁般地忆念起了中国伟大的先人孔子,回忆起他的思想、人生与未竟的政治抱负,而往往是因为地方政府试图通过祭孔、孔子文化节等形式来发展出一套传统文化的地方性论述,以便实现“孔夫子搭台,孔方兄唱戏”。就如兰州地方官员所说,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华夏文明是地方“提升文化软实力”取之不尽的源泉。
由此看台北祭孔,其意义在于提供了一个领悟传统文化真谛的参照。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参加台北孔庙的祭孔释典活动时称,儒学影响深远,值得世人光大和引用;祭孔除了纪念孔子及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理念外,更重要的是要将其学说发扬光大,例如孔子曾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讲的正是“身教”的重要性。他还指出,联合洋使用流刺网捕鱼的决议案,但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曾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可见其思想已与今人重视环保的观念几近相同,凸显儒家思想和智慧的生命力。在祭孔仪式上马英九这样的阐述,将一个有血有肉有道德操守的孔孟形象及其所代表的儒家学说,相对完整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对于广大的公民,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取之于传统精华的启蒙教育。

儒家文化的现代诠释

一个社会共同体,对于历史的选择性记忆或遗忘,往往与政治合法性的论述、集体的创伤性记忆存在隐秘的关联。但是,集体记忆除了跟政治意识形态有关联外,还跟社会性的自我之成长息息相关。正由于此,一个社会应当审慎地面对其传统,不能从一个极端滑向另一个极端。中国的传统文明流派众多学说纷纭,远非专制二字可涵括,而经历了五四运动和“文革”的扫荡,其中的儒家文化现已面目全非。那么,如何把被当代政治话语和意识形态论述省略掉的儒家现代性资源清理出来,使其足以重新进入当代中国人的公共生活与私人领域呢
?
首先,孔

祭孔的文化省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