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同性恋情感
及其现状
姓名:马家傲
学号:3013209336
学院:经管学部
专业:金融学
《当代中国同性恋现象的分类及产生原因——基于伦理的视角》
莫嫣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8月第36卷第4期
《对立与融合——中国男同性恋者的身份构建》
李强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3卷第8期
《浅析中国同性恋者选择形式婚姻的原因及影响》
彭天笑中国性科学 2014年8 月第23卷第8期
《中国同性恋者权益保障的立法思考》
邵清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6月第35卷第6 期
《浅析同性恋成因中的心理、社会因素》
马文婧科技信息 2008年第11期
《同性恋的心理社会成因》
杨扬,岳文静,朱振菁学理论 2012年第15期
《中国古代的同性恋人物》
张杰中国性科学 2005年8月第14卷第8期
《“家庭出柜”:影响因素及其文化阐释》
王晴锋广东社会科学 2014年第3 期
《同性恋态度变迁的研究综述》
唐日新黄丹丹教科导刊 2014年第5期
《同性恋少数群体的法律保护构想》
易淑娇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7月第35卷第7期
说起同性恋这个话题,古已有之。如卫灵公与弥子瑕的分桃之典,汉哀帝与董贤的断袖之故,陈文帝与韩子高的的患难相扶不离不弃。而明朝晚期更是有专门描述男风的作品《宜春香质》。在国外也是如此,古希腊甚至以同性恋爱为美,曾经的底比斯神圣军团由一百多对同性恋人组成,战不不胜,坚无不催。
对于同性恋,很多异性恋者都会好奇为何会对同性产生爱欲,在目前的研究中,同性恋的形成主要有两大因素: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
心理因素
1精神分析学派观点,以弗洛伊德为代表,认为个体在幼儿时都有双性恋的特质,儿童三到五岁是人类性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幼儿对异性父亲或母亲产生强烈依赖感同时对同性产生敌对感,儿童会慢慢压抑这种本能,而在对同性父亲或母亲呢认同时这一阶段宣告结束。然而当儿童在这一时期将“恋父情结”或者“恋母情结”压抑,在之后的性心理发展中很可能产生异常。
2行为学派观点:这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通俗的说,当个体性心理发展至成熟的过程中在与异性的交往受挫,同时受到同性的引诱,这个过程反复强化就可能导致同性恋的形成。
虽然这是两个学派的不同观点,但我个人认为并不矛盾。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性情绪的主导,但我认为性的一时冲动并不能作为同性恋的标志,但因为和同性的一时的性行为对此产生兴趣则演变为同性恋则另当别论。
环境因素
1社会政治文化:基于社会政治及文化环境对于同性恋的包容度以及是否有条件,会对同性恋的传播和生存状况产生很大影响。
2家庭学校因素:家庭的作用在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学派的理论中做了详尽阐述,恋母情结、母强父弱、不按性别角色要求抚养子女等因素都会影响个体对其性别的自我认同,并有可能影响其日后性取向的形成。1962 年,拜伯提出的“家庭动力是同性恋主因”认为同性恋根源于早期家庭经验。
学校是个体接受教育的主要活动场所,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的性心理成熟期,期间发生的如学校早期性教育、同伴之间的相互影响等特殊事件都有可能导致同性恋的产生。
3具体情境因素:人们处在特定的环境下,会产生情景性同性恋,即因处于特殊环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