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战略”欧洲版和美国版
作为一个整体,亚洲的崛起已是不争的事实,由此引来的反应各不相同。近一时期,关于“美国亚洲新战略”的讨论正成为国际政治领域的热门话题,这不由使我想起了欧洲人几年前推出的目前仍在实施的“欧盟亚洲新战略”。同是亚洲新战略,欧美之间的差异在哪里?也许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分析一下,会更有助于我们认识美国的亚洲新战略。
不同的战略目标
欧洲 1994年7月13日,欧盟委员会起草了一份题为《通向亚洲新战略》的重要文件。同年11月28日,欧盟执委会正式通过了《欧洲联盟的亚洲战略》报告。报告指出,“亚洲和欧洲发生的巨大变化要求欧洲给予亚洲新的优先地位,对亚洲国家采取更加积极和坚定的政策”。
关于战略目标,这份报告中提到了两层意思。
一层是长远性、全球性的,“维护世界和平,保持对外政策和安全政策的稳定,维护开放的世界贸易体系;支持持久发展,使发展中国家逐步顺利地进入世界经济范畴之中;反对贫困,推进民主和基于法制国家的结构,尊重在联合国宪章、世界人权宣言、维也纳宣言及其行动纲领基础上的人权。这些目标和基本原则构成了欧盟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关系的重要因素。”显然,欧盟已经将它的亚洲战略纳入其全球战略来实施。
另一层意思是现实性、区域性的,那就是报告反复强调欧洲在亚洲的“存在”,特别是“经济存在”,也就是说,欧盟强烈希望能以一个整体的新形象回到亚洲,从而跻身于世界多极化的有力、有利地位。
从战略报告宣布,至今年北京亚欧外长会议结束,应当说,欧盟一直在为实现这个战略目标不断努力着。
美国那么,美国的亚洲新战略目标又是什么呢?
毫无疑问,美国的亚洲新战略也是它全球战略的一部分,因此,必须从其全球战略目标出发去考察。简单地说,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就是:实现和维护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世界各地任何危及这一地位的行为都将被视为对美国国家利益的挑战,美国将不惜动用一切手段加以反对和制止。
兰德公司前不久发表的题为《美国和亚洲:美国新战略和军事力量态势》的研究报告,将这一战略目标界定为“美国在这个地区的总体长远目标应该是阻止可能导致战争的亚洲对抗势力、可疑对象和不安全因素的滋长”。此外,还有三个具体目标:阻止地区霸权的兴起,保持稳定,控制亚洲的变化。报告明确指出:“为实现这些目标,需要一项完整的政治―军事―经济战略。这一战略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是美国继续发挥全球领导作用”。
美国像欧洲一样也强调自己在亚洲的存在。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在众院一次听证会上发表证词称,“美国在该地区的存在,包括外交和军事存在,为这个经历着如此深刻剧变的地区提供了维持稳定的关键因素”,“保持这个地区的整体稳定――以及我们自己的国家利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并能够维持和成功地应用我们在该地区各方面的存在。这样做使我们能够扮演平衡地区力量和保证盟友安全的关键角色。美国致力于无限期继续扮演这一角色”。
两种战略目标相比较,显而易见,欧洲是要以一种崭新的形象进入亚洲,通过合作消弭分歧,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力争自己的利益;美国则是以领导者及保护人自居,打着保护盟友的幌子损害他国利益,从而维护自己的地位和国家利益,主宰亚洲。就连日本舆论也认为,美国新战略的“第一个特点是霸权主义倾向相当强”。
不同的战略性质
“亚洲新战略”欧洲版和美国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