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比较缘何热起来
近一两年来,“中印比较”一直是个热门话题,频频见诸报章杂志。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印度在过去的两年中经济增长显著提速,成为世界上以中国为首的、为数不多的几个高增长国家之一。但是,经济高增长的国家显然不只中印两个,为什么国际社会单单热衷于中印两国的比较呢?
首先,中印两国都是从相似的历史背景下走出来,面对着很多共同的挑战,而各自所采取的应对方式既有相同又有不同。正是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的这种“似与不似”的关系构成了它们之间进行比较的基础。如果相去甚远或者两相一致,那么比较也就不具任何现实意义了。而现在通过中印两国的比较能找到很多可供它们相互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中印两国是世界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人口之和超过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它们都曾有过辉煌的古代、屈辱的近代,在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上,又都走过不少弯路。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已经连续二十多年保持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中国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印度的经济改革并且成为印度改革进程中的参照系。上个世纪90年代印度经济年均增速达到6%,比过去40年中备受世人嘲笑的3%的“印度速度”快了一倍。特别是去年(2003~2004年度),%,成为世界经济的又一个亮点。
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遵循着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制造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已经占到54%,并且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被誉为是世界工厂。而印度目前工业仅占到GDP的25%左右,反而是服务业支撑起了整个经济的半壁江山。特别是在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印度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欧美企业的“后台办公室”(back-office)。这两种发展模式各自的利弊何在,究竟哪一种才是真正可持续的增长,这既是经济学家要回答的问题,也是环境学家的关注所在,毕竟这两个国家发展模式的选择决定了23亿人口的生活方式。还有,中印两国不同的政治体制究竟对它们各自的经济发展具有怎样的影响,也是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另外,还有城市化问题。中印两国都拥有庞大的农村人口,在未来几十年中它们都要承受人口大规模流动给经济、政治、社会以及环境带来的挑战。虽然就目前阶段来看两国在这方面成功的经验都不多,但是各自的教训至少可以令对方引以为鉴。上述这些问题都是属于宏观层面的研究,还有对中印微观经济的比较。印度的私人经济部门发展得早、也更成熟。鉴于两上,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而言,印度企业的成功经验可能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总之,中印两个国家可以进行比较的方面有很多,而比较的结果相信会带给两国的学者、政策制定者以及企业家们更多的启示。
其次,国际社会对中印两国比较的热衷也是为了满足国际资本的投机需要。国际资本的投机是指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企业家在不同的投资选择之间所下的赌注。印度会不会成为继中国之后全球经济增长的下一个中心呢?这是国际投资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中国经济是在一直不被有些人看好
中印比较缘何热起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