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过待评说
在纪念祖国光复60周年之际,韩国“民族问题研究所”和“亲日人名辞典编撰委员会”联手,以清算“亲日派”的名义共同发表了3090人的“亲日派”名单,前总统朴正熙名列其中。此举随即引发了又一轮的关于朴正熙是否属于“亲日派”的争论。在韩国近现代史上,像朴正熙这样颇具争议的人物并不多见。
争论的起点:朴正熙的“亲日经历”
1917年,朴正熙出生于日本殖民统治下朝鲜庆尚北道农村。1937年毕业于大邱师范学校后,曾在小学任教。1940年,朴正熙辞职前往中国,考入长春伪满军官学校,毕业后被编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继续学习。1944年4月,朴正熙从该校毕业,在日本关东军实习三个月后,担任伪满军步兵第八团少尉直至日本投降。也就是说,朴正熙五年的“亲日经历”中,有四年多是在军官学校和士官学校学习。
此次界定的“亲日派”概念,是指所谓“附日协力者”和“民族叛逆者”。朝鲜半岛光复后的头三年,美国在韩国实行了军事行政统治(简称“美军政”)。1947年7月,韩国过渡立法议院向“美军政”当局提交了惩治民族叛逆者的特别条例案。条例案把“与日本及其他国家同谋,祸国殃民、阻碍独立运动者”规定为“民族叛逆者”,把“在日本统治下依附日本势力,以匪贼行为加害同胞者”规定为“附日协力者”。而“美军政”当局以种种借口拒绝批准该条例,其中一条就是“亲日派难以划定”。1948年5月出台的制宪国会,在101款的宪法里确立了惩治“亲日反民族行为者”依据。大韩民国政府成立后的第二天即1948年8月16日,国会通过了“反民族行为惩治法案”(简称“反民法”)。
而此次划定3090名“亲日派”所用的标准,即参考了上世纪40年代的“反民法”,在作为界定依据的28条规定中,有一条为“参加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出身日军军官、协助侵略战争的朝鲜人”。
认定朴正熙为“亲日卖国贼”的一些人认为,朴正熙在关东军实习期间和任伪满军少尉时期,曾参加围剿独立军和八路军的战斗110多次,并屠杀过独立运动者。但这一指称至今未被证实。相反,支持朴正熙的一些人则认为,朴正熙在这一时期秘密参加过独立运动。这一说法同样未得到证实。
一般看来,朴正熙与日军有关的这段经历显然是一个污点。但韩国保守阵营的朴正熙支持者认为,当时朴职位低,且无具体行为,不应把他列为“亲日派”。然而,朴正熙自愿考入军官学校和士官学校又是明确无误的。对朴正熙出于什么目的选择这一道路也各有说法。支持者说,朴正熙从戎,图的是具实力、立大事,中国的蒋介石也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故不能仅凭这一段经历将其污为“亲日”。
总之,韩国事过60年才清算“亲日派”,一个重要历史背景是,当年光复以后韩国实际上未能对“亲日派”进行查处肃清。美国在三年军政统治期间,以起用有经验者为名,大量重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的官僚和“亲日派”。当时仅维持治安的警察部门,就有80%的警官是日本统治时期的高级警察。
大韩民国政府成立后,国会为实施“反民法”,成立了“反民族行为特别调查委员会”。该委员会排查了7000多名反民族行为者,立案调查其中的682人,移送检察机关559人。但因“亲日派”全力抵制和总统李承晚的反对,“反民族行为特别调查委员会”活动不到一年就遭解散,所有肃清对象,包括被判实刑的七人(其中一人为死刑),均先后获释。这些“亲日派”打着反共
功过待评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