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通胶莱运河救渤海
根据环保部门和山东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渤海目前每年接纳的陆源污染水量达40亿吨,各类污染物高达140万吨,占到全国排海污染物总量的30%;它只占全国海洋面积的3%,却要承受占全国污水排海总量的40%,%,受污染面积从1992年的25%上升到目前的60%。
因此有人把渤海比作中国北方的“大污水盆”。渤海污染的重灾区渤海湾基本没有生物。莱洲湾局部海域已呈“荒漠化”,生物多样化明显减少,潮间底栖生物上世纪60年代有120多种,目前仅存20来种。而黄海边的胶洲湾,80年代时还有109种渔获种类,90年代就已下降到只存58种,%。
渤海的污染到了临界点,20年间,污染形成的赤潮,就造成高达数千亿元的损失。即便是达标排放,由于渤海是半封闭海湾,水体交换太差,全部交换一次也要30多年。
“花1000亿从山东青岛的胶洲湾挖到渤海的莱洲湾,在胶莱河基础上拓宽、拓深,运河长度约150公里。”这是十年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副厅长王诗成的构想,并出版本专著《世纪宏图―胶莱人工海河》。若成形,则胶莱海运河打通黄渤海形成两大海的洋流循环,将渤海水体交换周期时间从30多年缩短到3~5年。加快海水循环吸纳和消化污染的速度,以解决环渤海地区的污染问题。
目前开凿方案有二:一是利用原有的全长130公里的胶莱河道,优点是地势低,河床开挖容易,占用耕地少。二是另避新线取直,线路总长110公里,但占用耕地多,开挖难度和土石方量大。
该线开凿,最大土方在平度南白沙河汇入胶莱河附近,这一带是山东半岛南北分水岭(),形成南北向各自流入黄渤海的北胶莱河、南胶莱河。
按这一构想,胶莱运河将成为中国的“苏伊士运河”,也成为世界第二大运河,山东半岛成为全国最大的人工岛和第三大海岛(仅次于台湾岛和海南岛)。
王诗成认为胶莱人工海河有两大主要功能:一是增加胶州湾、莱州湾之间的水体交换速度,尽快遏制两湾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海洋生物资源,这是生态功能;二是加速海河及两湾地区经济开发。人工海河的建设不仅能够使山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迸发,而且对于促进环渤海经济圈乃至黄渤海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工程建成后,海河两岸可筑港口发展临港加工业,原来的农业区变成滨海区,成为山东新的旅游区和城市走廊,沿岸地区土地大大增值,农村劳动力转移到新城镇,为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这是区域开发功能。
开通海运河的经济意义
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经济圈,北京和天津都在这一地区,因此渤海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战略地位,已成制约该地区的发展瓶颈。打通黄渤海后,就接通了海上大大动脉,黄渤海间的航程由
2000多公里缩短为100多公里,人工海河将为山东增加约300公里的黄金海岸线,直航促进环黄渤海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与日本、韩国港口群的紧密联系与发展,成长东北亚区域经济的发展新亮点。
战略意义上它是国防交通安全拱卫京门的第二大通道。
上马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生态意义。即解决环渤海地区三省二市的陆源污染问题。
对渤海莱州湾和黄海胶州湾的生态治理,王诗成提出“治”“疏”相结合的思路,人
挖通胶莱运河救渤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