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的黄土地
诸城市是一个极富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城市。这里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勤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伴随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诸城的商品经济大合唱、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服务。这一个个闪亮的字眼,使这片热土吸引了全国各地关注的目光。
近年来,诸城市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突出重点,创新方式,不断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增长10%。
产业化升级,插上农业腾飞的翅膀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诸城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
诸城作为农业产业化经验的发源地,在总结“商品经济大合唱”、探索贸工农一体化的基础上,依据市场导向,立足当地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划分经济布局,狠抓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经科教一体化经营的格局,把传统的农业纳入系列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的轨道。
今天,面对激烈竞争的国内外市场,诸城开始瞄准品牌农业搞调整,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提升工程,按照“大、高、外、强、多”五字方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培育“农”字号龙头企业。诸城外贸、得利斯、万年3家企业被列为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年销售额分别突破80亿元、60亿元和8亿元:中康、绿园、和生、亿泰农牧、惠发食品、润生淀粉、东晓生物科技7家企业被列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得利斯、尽美被评为全国驰名商标,得利斯的鲜冻分割猪肉、低温肉制品,外贸公司的禽饲料、调理禽肉熟制品,兴贸玉米公司的淀粉糖、禽饲料、玉米淀粉被评为国家名牌产品,玉米油、玉米淀粉和润生公司的玉米淀粉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另外,还获得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20多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8个、农副产品注册商标70余件。
目前,诸城市一定规模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20多家,固定资产近200亿元,年实现销售收入250多亿元,利税14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2万人;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有37家,潍坊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有64家,包括国家级3家、省级7家、潍坊市级54家,列潍坊市各县市区前列。目前该市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年加工玉米淀粉160万吨、肉鸡1亿只、生猪400万头、瓜菜90万吨、粮油800万吨的生产能力,全市90%的农产品得到了就地加工转化增值。
在抓好品牌农业的同时,诸城还积极培育品牌市场。目前农产品交易市场已发展到153处,年交易额100多亿元。其中“山东诸城市龙海水产品批发市场”,带动300多家业户参与经营,年交易额达到40亿元,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被国家工商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评定为全国“百强亿元市场”。
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高产高效的原则,依托龙头带动,以优势产品、品牌产品、特色产品和绿色食品为重点,诸城市形成了肉鸡、生猪、黄烟、粮油、果品、蔬菜、万寿菊等
12个主导产业,其中粮食、肉类、烟叶进入国家百强。
农业产业化的升级,为诸城农村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标准化生产,挺进国际市场的“通行证”
要让农产品走出国门,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让老百姓吃上放心农产品,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诸城围绕全力打造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的要求,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推进工程。
抓源头,严格执法。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和农业执法大队,在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假冒伪劣农资和禁用农药行为的基础上,对农药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本着“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规划布局全市农资经营门店,加强定点农资经营门店的审查把关,实行质量承诺制和索证索票制,对不符合规划或条件不达标的予以取缔,全市由800多家规范定点为400多家。
抓基地,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搞好农产品基地认定和优质农产品认证工作,对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制定完善从产地环境、生产管理到采收等环节的一系列生产技术规程,实行档案化管理,已编制和发布黄烟、大蒜、辣椒、茶叶等各类农产品生产标准
30多种。
抓加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把基地建成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农产品从田间生产到加工出口各环节都记录到台帐,做到有据可查;积极推行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督促龙头企业在生产加工各个工序建立和实施标准化,促进龙头企业升级。
抓检测,提高农产品质量监控能力。严格农产品例行检测、质量追溯制度,全市13处镇、街道及超市都建立了检测室,一
沸腾的黄土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