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青岛啤酒的“新战国时代”.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青岛啤酒的“新战国时代”
1993年,青岛啤酒原总经理彭作义提出了“成为世界500强”、“增加生产能力至300万吨”、“提升市场占有率”的“做大做强”构想。从此,青岛啤酒拉开了在全国范围并购的序幕。
目前,百年青啤在国内啤酒格局中排在第二的位置,去年华润雪花啤酒产销量690万吨,而青啤是505万吨。实际上,青啤也早就发起了追赶。
2009年4月,青啤募集资金15亿元,计划投入7亿元在山东、广东、江西、福建等地新建或扩建啤酒生产基地,另外8亿元将根据市场情况和谈判结果收购国内其他啤酒生产企业。新建项目完成后,青岛啤酒的产能将增加110万吨。
企业并购是一项高风险的投入,随着青啤公司的并购扩张,近60家企业陆续加入青啤大家庭。北起鸡西南到珠海,青啤购并的企业在中国的沿海地带已经形成了一条“疏”、“密”不一的飘带。
密集的区域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和水源地;松疏的区域虽然企业少,但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比如西安啤酒厂占据了西部地区的要塞,鸡西、鞍山啤酒厂在东北地区形成呼应等。

以下是青岛啤酒部分战利品的展现。
1996年到2001年,青啤曾急风暴雨般地并购了47家啤酒企业,形成了北有黑龙江兴凯湖、北京五星,西有西安汉斯,南有中日合资深圳青岛啤酒朝日有限公司、珠海和三水公司,中部有上海、扬州、芜湖、马鞍山和湖北黄石、应城等子公司的企业集团;而2002至2003年间,青啤只收购了两间啤酒厂,分别为:厦门银城股份有限公司及湖南华狮啤酒厂,青啤在这两项收购中,。与此相对应的是,青啤的口号由“做大做强”转为“做强做大”。这“强”和“大”的顺序,看似不经意的调换,反映出青啤战略的重大调整。这幕后的总策划就是金志国。
1999年,青岛啤酒通过兼并全国各地20多家啤酒厂,从燕京啤酒手中夺走了啤酒行业总产量的头把交椅。
1999年8月青岛啤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湖北应城啤酒厂组建的青岛啤酒(应城)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这是青岛啤酒一个月内继成功兼并黄石啤酒厂之后在湖北收购的第二家全资子公司,并通过对黄石和应城啤酒厂的改造
,在湖北形成年产20万吨啤酒的生产能力。
1999年9月,青啤斥资3000万元,收购了广东珠海市斗门县皇妹酿酒有限公司60%的股权。
同月,青啤又拿出3800万元,全面控股有马来西亚资金背景的上海啤酒公司。
12月,青岛啤酒集团公司在企业并购中再出大手笔,以4500万元收购了广东强力啤酒厂的全部资产。青啤并购“强力”后成立了青岛啤酒(三水)有限公司,“强力”全部资产已过户至该公司。
2000年5月19日,青岛啤酒集团公司成功收购廊坊啤酒厂,并组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青岛啤酒(廊坊)有限公司,,按照青岛啤酒的工艺及标准配置对原有生产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在短期内使其生产能力从3万吨扩大到10万吨。
6月18日青岛啤酒西安有限责任公司以2000万元的出资,控有了陕西渭南秦啤酒厂72%的股权,成立了青岛啤酒渭南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将成为青岛啤酒在陕西的第二生产基地。
8月9日,(上海)公司75%的股权。由青岛啤酒股份公司与嘉士伯香港有限公司在上海合资、青岛啤酒股份公司占
75%股权的“青岛

青岛啤酒的“新战国时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t83088549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