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流行畅通进行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的保有量急剧上升,“行车难”已经成为很多城市面临的共同问题。青岛作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在成功举办奥帆赛的进程中,城市文明程度、城市形象和市民素质都有了很大提升。从交通“三让”到“文明赢得尊重,礼让从我做起”,在青岛,文明风尚具体到每一个个体,时时处处体现了致力于交通文明的社会理想。
青岛市文明办副主任王书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路交通安全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文明安全通畅的交通环境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综合管理水平和市民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社会文明最直观的指标之一。近年来,青岛市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倡导文明交通风尚,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城市形象、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手准备”没派上用场
2008年奥帆赛举办之前,市民关于城市交通的猜想五花八门,大部分市民猜想可能会像北京一样采取车辆单双号限行的措施,也有的市民猜想会像国外一样鼓励市民在比赛期间休假,或到外地旅游,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等等。家住东海路的许先生因为担心会在赛时实行单双号限行措施,特意作了“两手准备”:一方面,给妻子买了辆新车,考虑到他自己开的车车牌是双号,所以特意给妻子的车挂了单数的牌号;另一方面,他把自己在西部老城区的房子重新收拾出来,准备万一出行不便的话就举家搬到老房子去住段时间。
事实上,市民们的所有猜想也仅仅是猜想而已,许先生的“两手准备”也没派上用场。青岛市公安交警部门通过两年多的实践,制定了弹性交通管制措施,在奥帆赛期间不对城市道路进行大范围的交通调流,只针对赛场周边道路进行小范围临时调流,设置了交通封闭区、交通管制区、交通控制区、交通疏导区四层交通管控区域,制定了“蓝、黄、橙、红”四级交通应急处置预案,根据道路交通流量,适时启动处置措施。对在赛场周边的居住和办公的市民,则实行逐户登记,为市民办理了通行证。在比赛前夕,交警部门还编印了大量的《奥帆赛交通导向图》、《致机动车驾驶人的一封信》、《致全市市民的一封信》等宣传品,通过多种渠道发放
,提前告知市民届时应当如何行车、如何选择最佳的出行路线,最大限度地降低了因交通管制给市民出行带来的不便和影响。
奥帆赛期间,青岛的道路交通顺畅有序,受到了社会的好评,人性化的交通管制措施赢得了各方赞誉。
交通“三让”深入人心
近年来,青岛市在城市规划、道路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管理水平等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交通软环境建设相对滞后,每年因机动车辆违章和人车互不相让引发的道路交通事故居高不下,触目惊心;道路交通事故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家庭给社会都带来无法弥补的伤害。
2003年3月,青岛市文明办、市公安局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迎奥帆赛为契机,联合在全市发起开展了以“车让人、人让车、车让车”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明交通“三让”活动,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导全体市民摒弃交通陋习,倡导文明交通理念,营造文明和谐的交通环境。
6年来,青岛市文明办始终坚持抓文明交通这一主题,每年制定一个完善的活动方案,按照活动整体规划
,围绕搞好宣传发动、深化普及教育、注重教管结合、注意工作成果的积累叠加,形成浓厚的城市文明交通的社会氛围
青岛流行畅通进行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