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言
-----班主任语言艺术小窥
【摘要】言教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育形式,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要做到三思而后言,注意提高自己的个人修养,使语言的表达更具艺术性、技巧性,以引起学生的共鸣,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言教班主任语言艺术教育有效性三思而后言
引论
由于长期处于自卑、失败的阴影下,职中学生与其他同龄学生比起来,有一颗更敏感、更细腻的心灵。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对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产生着巨大影响。也许班主任无心的一句话,便深深的刺伤了他们单薄的自尊和自信,从而使我们的教育更加举步维艰!因此,作为一个班主任,也许我们不能口吐莲花,但一定要三思而后言,使语言的表达更具艺术性、技巧性,达到既保护学生又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思:尊重是教育有效性的前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我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的要求一个人,也尽可能的尊重一个人。”可见,尊重在教育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学生应该以尊重学生为起点。
尊重学生,首先从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开始。我曾在所教班级做过一次民意调查:你喜欢什么样的班主任?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了“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信任学生”一项。可见,每个学生内心深处都有被尊重的渴望。教育者应当从传统教育中居高临下的位置上走下来,将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大写的“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 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教育冷暴力只能埋没越来越多的人才!公平的看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善于发现学生内在的潜能并予以培养,使之成为一种职业才能。我们应当鼓励学生多与班主任交流、沟通,用涓涓细语去敲开学生紧闭的心扉,才能使学生在信任中感受到老师的宽容和博爱。
尊重学生,更要尊重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阅历。我曾看到过一位班主任教育一个有偷窃行为的学生。在班主任语重心长的教导下,学生低下了高昂的头,眼里溢出了满满的愧疚。可是,当他听到班主任的一句“你爸妈怎么教育你的”时,他的眼里顿时燃起了熊熊烈火,慢慢转变成不屑和冷淡。我校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环境不好,家庭教育较差,很多家长都是小学学历,甚至有的家长不会说普通话、听不懂普通话,在有的家庭中职中的学历就是最高学历。面对这种现状,班主任更要注意慎用语言,不要在教育学生的时候流露出对不同背景、不同生活水平家庭的蔑视、嘲讽,否则,不仅达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让学生产生更严重的失落、自卑心理,激发他们强烈的逆反情绪,甚至将班主任当成敌人!
二思:提高语言艺术是教育有效性的捷径
言教是班主任工作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育形式。但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你苦口婆心的说了半天,学生还是无动于衷,一句也没听进去;有时不经意的一句话往往又挫败了学生的自尊心,破坏了良好的教育气氛。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提高教育语言艺术,三缄其口、择辞而论。
(一)、冲动 VS 理智
冲动是魔鬼,理智赛神仙!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最忌冲冠一怒。因为人在发怒时往往理不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造成错误的判断,而且会刻意放大某一个问题,教育学生时口不择言,这会造成对学生的语言暴力,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我就曾经因为一个学生故意撕坏另一个学生的作业本而一怒之下大发雷霆,在没了解事件缘由的情况下,罚全班留堂检讨。虽然最后两个学生都认识了
三思而后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