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学习讲稿
荣格(Carl G·Jung, 1875—1961), 瑞士精神病医生,心理学家。
荣格出生于瑞士康斯坦斯湖畔一个乡村里,他家中一共有9个牧师,家庭中浓厚的宗教气氛很大程度上培养助长了荣格的神秘主义倾向。荣格的童年生活是孤独的。他有两个哥哥,但都在他出生之前夭折了;他的父母不和睦,经常吵架,荣格常常是一个人玩,自己设计出各种模仿宗教仪式的游戏;他常常沉湎在梦、幻觉和离奇的想象中,他喜欢独自面对美丽的湖光山色,享受与大自然默契的愉悦,领悟大自然给他的神秘启示。这一切使得荣格自小就非常内向、敏感。
1907年,荣格和弗洛伊德第一次见面,彼此一见如故。1911年,他们共同创立了一个国际精神分析学会,但由于反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荣格和弗氏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分歧。弗洛伊德宣称荣格不再是精神分析学者,荣格于是称自己的学说为“分析心理学”。但是荣格终其一生都保持有对弗洛依德真诚的敬意。荣格的分析心理学因集体无意识和心理类型的理论而声名远扬。
集体无意识是荣格最重要的基本假设。这一假设贯穿荣格的全部思想。要穿透荣格的“神秘”和“晦涩”并了解其思想,首先得知道他关于集体无意识的基本说法。
荣格继承了弗洛依德把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部分的理论,但又认为其中的无意识包含两部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在荣格看来,个人无意识建立在集体无意识之上,属于心理中相对表层的东西;而集体无意识则是心理的深层结构,它是先天的、普遍一致的。如果仍用海岛作比喻,那么不仿说:高出水面的部分代表意识,水面下因为潮汐运动显露出来的部分代表个人无意识,而所有孤立海岛的共同基地——那隐藏在深海之下的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在种族演化中长期留传下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始心像观念。荣格称此等原始心像与观念为原型。集体无意识中有很多不同的原型,原型是如何形成的?按荣格的解释,原型是由种族长期流传的生活经验所形成的。此类种族性的经验,留存在同族人的潜意识中,成为每一个体人格结构的基础。例如;人类有生而怕黑怕蛇的倾向,此等倾向即可视为原型;是人类自古以来在黑暗中受到惊吓与遭到毒蛇咬伤的痛苦经验,代代相传,又如,当一个人想到太阳,他就会想到伟大、善良、光彩照人,如同一个英俊的男子。想到月亮,就会想到温柔美好,如同一个少女。这是因为一代代的人都看到太阳和月亮,一代代人对太阳和月亮的情感通过遗传传到了每一个人心里。一个现代人想到智者时,很容易在心里浮现出一个白发长须的老者形象,而不太可能浮现一个活泼的少女形象来,这就是因为在过去的世世代代,最聪明的人是那些饱经沧桑的老人。
荣格曾对下面四种原型作过详尽的论述。
一是人格面具。所谓人格面具,即指一个人公开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给人一个好的印象,以得到社会的承认,保证能够与人,甚至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实现个人的目的。
二是阿妮玛。这是男性心理中女性的一面。他认为每个人都天生具有异性的某些性质,要想使人和谐平衡,必须允许男性人格中的女性性质在人的意识和行为中得到展现。如果一个男人展现的完全是男性的气质,那他的女性气质始终留在无意识中,那么,他的无意识就有一种软弱、敏感的性质,所以那些表面最富于男子气的人,内心又往往十分软弱柔顺。而有些男人则反其道而行之,过分突出阿妮玛以至
荣格心理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