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doc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水果价格”三个情境中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比,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抽象出比的概念,这样处理更能让学生体验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的必要性,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
学生分析
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或使用过比,并有一些相关的活动经验。但学生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形式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的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学生喜欢探索有趣的、自己熟悉的有挑战性的问题,喜欢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学设计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图形放大缩小”“速度与价格”等情境,设计了各种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使学生在丰富的学习背景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思路
本课的教学设计在教学内容的处理方面有以下几点思考:
,帮助学生初步体会学习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
教材中提供了四个情境,每个情境都是同时出现两组、三组或四组相对应的量进行研究,最后对比的结果进行比较。考虑到过多的情节不便于学生集中精力对问题作深入有效的研究和讨论,因此,我选取了“水果价格”“图形放大缩小”两个情境,一个是生活情境,一个是数学情境(在数学中使用比和比例式最多的就是几何);一个是不同类量的比较,另一个是同类量的比较。每个情境只研究一组相对应的量的变化规律,这样处理更能凸显比的意义和引入比的必要性。其他素材和任务可以在后面的课时完成。
,借助比号的写法沟通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学习目标:
通过图形缩放、速度、水果价格的情境初步感知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
借助情境得出的除法算式认识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知道比各部分的名称(前项、后项和比值)。
结合除法算式,把各个算式写成比的形式,并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的比,并说一说表示的意思。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想介绍一位小朋友让大家认识,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
对淘气。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一)情境一(图形放大、缩小)
1、观察图片
(1)老师还带来了淘气的其他四张图片。
如果以图片A为标准,其余四张哪几张与图A比较像呢?
预设:生1:我发现这些图片有的大,有的小。
生2:我发现这些图片有些很长,有些很短。
生3:我发现这些图片有的比较像,有的比较不像。
生4:我发现了图片B、D和图片A比较像,而图片C、E和图A比较不像。
2、探究活动。
(1)这些图片为什么有的与图A比较像,有的不像呢?这里面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师:这些图片都是什么图形呢?(长方形)那我们就通过长方形入手开始探究吧?
请同学们以学习同桌为单位,带着老师给出的几个问题一起来探究这些长方形的长与宽之间的关系。
先看活动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0486494
  • 文件大小45 KB
  • 时间2017-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