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宠物情缘
 老人说:这只狗虽然小巧秀气,叫吉娃娃,但它却非常善解人意。如果白天家里没人,它的警惕性就特别强。而我在乘凉的时候,它总在我的脚边转来转去,真比会说话的还懂事。
(拍摄于2011年6月,宣武南大吉巷)
北京人爱养宠物,这是有说道的。譬如一说八旗子弟,首先想到一个词就是“提笼架鸟”。而当今宠物,首推当然是养狗。提到养狗,自然得说说京叭儿,而京叭儿据说还真是满清宫里培育出来的品种。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末,北京养狗还真是不那么普及,老百姓家的宠物多是猫,我小的时候就养过猫。
这只小猫全身雪白,只有尾巴是灰黑色,难得的是在屁股上有一块花斑。据母亲讲:这猫在谱,叫“鞭打绣球”。小猫是长毛的,现在知道叫波丝猫了,当时在北京很难见到这么纯种花色的品质。小猫名字叫咪咪,那时它吃得很简单,根本没有什么猫粮,偶尔到东板桥副食商店买三分钱鱼头鱼尾,它会高兴一个星期。但最难能可贵的是,它似乎知道是母亲把它带到我们家的,所以每天晚上,它都在我家门口对面电线杆的辅柱上面等着母亲,这几乎成了一幅情感风景画。
1969年 8月,我离开了北京,没有多长时间母亲也去了江西干校。三年后,我回到东吉祥老邻居家探望时,除了客套的寒暄之外,他们都异口同声地讲述了这样一个童话:我家没人了,但是咪咪每天晚上都蹲在门口对面的电线杆辅柱上,等着母亲归来。它不知道主人为什么离开了它,只能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地等待。
据说它竟然等了一年多,后来它就仙逝了。
这绝非杜撰的故事。
如果说我为什么总是把镜头对准这些通人性的精灵,我想上面的故事,就是回答。
这位女士骄傲地对我们说,它才是无私的志愿者。我看到这个镜头,心中暗想:如果我们能从这个镜头中得到一些启示,可能就会对残疾人奉献出更人性化的爱护。
(2009年东城东四八条)
现在养宠物,简直都不知道什么是引领潮流的品种。我曾经看见过有人养蜥蜴、养蛇(是不是毒蛇我不清楚)。也许是我跟不上潮流,还是有一丝恐惧,这些宠物难道真适合人类豢养吗?
(2010年夏日拍摄于鼓楼东大街)
北京人的宠物情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