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研究中国思想史诸问题
曾经有人问过我关于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意见。
我简单的答复:研究这门学科是相当麻烦的。
除了要有新的科学方法的知识以外,对于中国经济的历史都
要有相当精细的理解。
可是要了解中国经济的历史又不是怎么容易的一回事。
比如说:
到现在仍不曾得到完全同意解决了的周代社会经济问题,这
在一个着手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人,到底把它视作是封建制经济,
还是奴隶制经济?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能不首先弄它个清楚,因为
这和思想史的关系太大了,不弄清楚的话,在对于哪一家或哪一
派的思想的分析上就不免要发生错误。
可是我们又不可以去随便同意人家的意见,人家以为周代是
封建经济,你就跟着说是封建经济;人家说它是奴隶制经济,你就
跟着说是奴隶制经济,这样对于你的思想史的研究上是很危险
的;总之,不管它是封建制经济也好,奴隶制经济也好,我在着手
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史的时候,我就非首先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历
史下一番研究工夫不可。
这样,就不仅对于这一时期的经济获得一个理解,同时在研
究它的过程中,给予了我们对思想史的研究有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经济的历史,不仅周代的待研究,就是其他各代的也还
待研究。中国不比欧美各国,欧美各国的经济历史,不论用旧的
科学方法的或新的科学方法的,都早已整理出来了,故对于思想
史的研究是早已不成问题。但中国的并没有,不仅新的方法的,
就是旧的方法的也没有一部完整的经济历史,所以我们研究思想
史时特别感到困难,特别非得先对经济历史下一番工夫不可,就
即使不先下一番工夫,也得在研究思想史时须得与经济史合并来
研究。
其次,关于中国思想史上的派别、源流和影响的问题。
在春秋战国时代,学术思想发达,有所谓九流十家,其实说
来,真正成为大的派别的也只有儒家和墨家;其余各家,如法家和
名家,其产生除为其时代所规定以外,也还或多或少的受有儒墨
两家思想的影响;而尤其法家,表现得最为明确。
宋代的思想,标明为儒,其实除发挥了儒家思想的消极部分
以外,还杂了不少的道家和佛家思想的成分。又如清朝的思想
家,如颜习斋他们,虽也标明为儒家,其实他们的思想中也受了不
少的墨家思想的影响。所以我在研究思想史时,对于哪一家的思
想来源和它的影响不能不有明确的分析。
据《韩非子显学篇》说“:儒分为八,墨离为三。”意思也就是
说,儒家自孔子以后,分成了八派;墨家自墨子后,分成三派。因
之我们在研究儒墨思想的当中,我们也可把他们的思想各归各的
一律,儒家是儒家的一律,墨家是墨家的一律。即使是儒家,即使
是墨家,他们各自因了后来所分派别的不同,他们各自的思想的
路向当然也就有别,有的在时代的历程中为进步的,有的为退步
的,我们切不可一律看待。犹之乎孟子和荀子虽同属儒家,但他
们各自所代表的思想路向是不同的。
最后,除这之外,就是研究中国思想上的一个特有的问题,这
个就是要辨别书的真伪。
中国古代的典籍中,有不少的是假的,就即使被认为是真的
书籍,但其中也还掺杂了不少的假的成分。
《论语》一书,可算为是真正孔门弟子所写作的一部可靠的书
籍,但自《季氏》第十六章后也还多后人掺杂进去的语句。墨子也
只有《天志》、《明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和《非命》诸
篇为可靠,《庄子》也只有内篇是庄周自己所作。
老子不论其人是在孔子前或孔子后,但《老子》一书确为战国
时代作品无疑,因之我们只能把它当作在儒墨两家思想大盛行之
后的战国时代的思想来研究。
好在这工作,在前人已有宋濂和崔东璧他们做了一点成绩,
近人也有顾颉刚和钱穆他们尽了不少的力,使我们对这方面获得
不少的方便。当然,也并不是他们所证的绝对可靠,但至少可供
我们作一个参考。
原载一九四六年二月《青年学习》一卷三期
二从历史上看中国思想史之发达
中国学术思想的发达,大家都说只有春秋战国时代,史家称
那个时代为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但我们要研究的是,那时的学
术思想为什么会发达,为什么会有诸子百家的争鸣?
据梁任公氏的研究,说是由于那时蕴蓄的丰富社会的变迁,
言论思想的自由,交通的频繁和讲学之风甚盛。是的,他所说的
这几点是不错的;但是,我们若反问他一句,当时社会是怎样的变
迁,言论思想为什么自由,讲学之风为什么甚盛?梁任公所答复
的只是一张白纸。
这就是由于梁氏所把握的只是当时的现象,而不曾把握到发
生这一现象的本质。
当时的本质是什么呢?
当时正处在一个古代制经济的时代,奴隶虽被视作为生产的
工具,但奴隶主
杨荣国文集-中山大学教学丛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