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商於古道精选推荐.pdf


文档分类:金融/股票/期货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商於古道精选推荐】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商於古道精选推荐】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商於古道
2013年,商於古道⽴项列⼊陕西⼗⼤⽂化旅游景区项⽬之第⼆项。商洛市也围绕规划开展了⼀
系列⽂化研讨活动。在⼏次研讨会上,还听到有些发⾔者仍仍将商於的於读成yu。还有⼀部分
⼈模棱两可,甚⾄明知故犯。说应该读wu,但现在⼈都习惯啦,就读yu吧。就如叶公好龙,现
在谁还将叶读成she呢!
此前的2009年冬,我在看《⼤秦帝国》的时候,看到第25、26集。卫鞅变法,推⾏郡县制。秦
孝公与卫鞅商议安排商於郡的⼈选。秦公说:“商yu……”,我随⼝就说:错了。接着卫鞅说:商
yu县令…… 。我说跟着错了。接下来,卫鞅到商於巡察,太⼦被废黜放逐后流浪到商於深⼭⿊
林沟等等,⼀应⼈马,⼝⼝声声都是“商yu”,⼀错到底。我在博客上简单写了⼀段话说这个事。
结果后边的跟帖评论中,分成了两种截然对⽴的观点。市地⽅志办杨建国主任等从事史志研究
的专家、商洛的⼤部分⼈是⽀持我的说法的。但有⼀位⽹名延河柳的先⽣,从博客⽂字及⾏⽂
风格来看,应该是⼀位⼤学的教授,跟帖评论认为电视中⼈读yu是对的,并还专门写了⼀⽂
《也谈商於》(见附⽂),引《说⽂解字》、《辞海》、《康熙字典》以及诸多典籍加以论
证。教授⾏⽂,案头⼯作⾃是细致⼊微,作得很扎实。但理论与实际往往有脱节的时候。特别
是地名、⼈名中⽤字的读⾳问题,不是可以完全依靠字典辞典来解决的。
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举个现成的例⼦。贾平凹,前些年我就听中央⼈民⼴播电台读成贾
平ao。你能说我们叫了⼏⼗年平wa都是叫错了?
商於之地六百⾥,就是以起始两地的地名来称呼的。前边已经说明,商於古道始于商州,终点
在河南淅川。柒於铺、於村都是地名。这个於字,在史志资料中有写作“於”,也有写作“淤”,还
有写作“于”。字的写法有通假之说,⽽作为地名,读⾳怎么念,当地⼈最有权威。淅川⼈的⼝
中,这个於字说出⼝来,就是wu。在县志办,接待我们的魏主任在墙上挂的地图上给我们指
《咸丰淅川厅志》上所记载的商於城现在所在地⽅马川。我看到与马川隔河相对处有⼀个于家
⼭,我问是yu家⼭还是wu家⼭,魏先⽣说是wu家⼭。到了马川所在的盛湾镇(以前叫宋湾
镇),问当地⼈,也叫wu家⼭。这还⽤得着再去考证解释吗?
附:延河柳 《也谈“商於”》
前⼏天浏览刘少鸿先⽣的博客,看到了《商於》⼀⽂。刘先⽣最近在看《⼤秦帝国》电视连续
剧时,发现剧中⼈物在说到“商於”时,均发“商于(yu) ”⾳。刘先⽣认为应该读“商乌”。商於是读
作“商于(yu)”还是读作“商乌(wu)”呢?看来有翻检字典的必要。
在《说⽂解字注》⾥,有“於,象古⽂乌省。”段⽟裁注:“此即今之於字也,象古⽂乌⽽省
之…… 此字盖古⽂之后出者,此字既出,则⼜于於为古今字…… 凡经多⽤于,凡传多⽤於,⽽
乌鸟不⽤此字。”
以上释⽂没有给出於的读⾳,但可以从中看出两点,⼀,於是乌的“简化字”。既然是乌的简化
字,则读⾳可能和乌同⾳;⼆,於和于可以换⽤。由于于只发yu⾳,所以,於也应该发yu⾳。
康熙字典、《辞海》对“於”均给出了明确的读⾳。
现将康熙字典“於”的解释中涉及语⾳的部分照录如下: 於;〔古⽂〕【唐韻】哀都切【集
韻】【韻會】【正韻】汪胡切,同烏。【韻會】隷變作於。古⽂本象烏形,今但以爲歎辭及
語辭字,遂無以爲鴉烏字者矣……., ⼜【周頌】於乎不顯。○ 按或作嗚烏,⾳義皆同。⼜【廣
韻】央居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切,⾳淤。語辭也。【博雅】於,于也。○ 按《說
⽂》于訓於也,蓋于於古通⽤。凡經典語辭皆作于。
在《辞海》“於”字条中有:1、於(wu),乌的古字。2、于的异体字。3、(yu)作助词。4 、
(yu)姓。另外,在词条於乎、於戏、於⾢中,“於”均读呜(wu),在词条於越、於潜中,“於”读
作于(yu)。
从以上三个不同时代的辞(字)典对“於”的释义来看,“於”是⼀个多⾳字,似⽤于地名⼈名时多读于
(yu ),其他则读“乌(wu)”读“于(yu )”。
那么,对商於⼀词中的“於”究竟是读于还是乌(wu)?
《辞海》在“商”条中有复词“商于”,释义为,“商于(於),古地名,⼜名于(於)中。在今河南
省淅川县西南。或者以为商于(於)系指商(今陕西商县东南)、于(於)(今河南省西峡县
地)两⾢及两⾢之间的地区,即今丹江中下游⼀带。”
于字的读⾳只有yu,所以《辞海》中的“商于(於)”读⾳就是商于(yu), ⽽不能读作商
(wu.)。
《⽔经注》⾥有:丹⽔迳流两县之间,历於中之北,所谓商於者也...... 许以商於之地六百⾥,谓
以此矣。两县,指的是丹⽔县和南乡县。按郦道元的说法,“於中之北”就是“商於”,这样,商於
的范围⼤致就在现在的洛南、淅川、内乡地带。这和上⾯引述《辞海》⾥的商于(於)或
指“商、于(於)两⾢及两⾢之间的地区,即今丹江中下游⼀带”⼤致相符。因此,作为地名的商
於⼀词,其单字读⾳应该和商、於地名中的读⾳相同。
据《世本》载,黄帝时有⾂⼦名於则,发明了⿇鞋,结束了古⼈光脚⾛路的历史,因此被封于
於----今河南内乡,称为於则----包- 含在“商於”之内。於则的⼦孙后代以封地为姓,称为於⽒。由
于姓⽒读⾳在历史上较为稳定,封地於则“於”的发⾳,应该和姓⽒“於’的发⾳⼀样----且- 古今⼀
致。姓⽒的“於”念于(yu ),故封地於则的於也应该念于(yu). 由封地“於”地和“商”地相结合⽽
产⽣的地名“商於”,就只能读“商于(yu)”了。
所以,《⼤秦帝国》的剧中⼈说到“商於”时发“商于(yu )”⾳应该是正确的。

商於古道精选推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鼠标
  • 文件大小228 KB
  • 时间202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