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的实施方法
案例讲授法
案例质疑法
案例模拟法
案例辩论法
二、化学案例教学实施的主要环节
案例要有典型性
案例要有真实性
案例要有启发性
案例要有精练性
文字材料方式呈现案例
口头描述方式呈现案例
学生表演方式呈现案例
运用媒体技术呈现案例
确定问题所在
分析案例材料
提供讨论辅助材料
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
对案例中所蕴涵的道理或问题进行评价
三、案例教学实例
(一)金属钠与水反应
1. 呈现案例引课——“水雷”惊现珠江
2002年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飘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飘在水面上的一个金属桶内冒起一股白烟,窜起亮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铁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爆炸腾起的白色烟雾有近十米高,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灰白色的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
据悉,其中另有一铁桶被过往船只发现,并将其打捞上船,打算清洗后使用,但当船员把盖子打开后,桶内冒起浓浓白烟,一接触桶内物质,双手立即感到剧烈地疼痛,于是他们又将其推入江里,一遇水,这个桶就又爆炸了。所幸该船只迅速逃离,伤亡不大。
珠江水面上尚有五个一触即发的“水雷”漂浮着,消防队员、民警及广州化工集团的化学品专家赶来凑在一起,紧张地调查爆炸物的性质及研究“水雷”的处置对策。
2. 分析案例
①为什么钠遇到水会爆炸,还会燃烧呢?
②如何防止爆炸(另五个没有爆炸的金属桶如何处理)?
③为什么一旦接触了桶内物质,双手立刻感到剧烈的疼痛?
④钠与水反应时,钠的周围为什么会有白雾?
⑤钠与水反应生成什么?
3. 案例讨论
教师为学生讨论提供:
(1) 钠与水反应实验
(2)视频播放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现象:金属钠浮在水面,熔成闪亮的小球,向各个方向迅速游动,同时发生嘶嘶的响声,溶液变为红色。说明钠的密度小,反应放热且钠的熔点低,反应有气体生成,生成的产物呈碱性。
生成的气体是H2,碱性物质可能是NaOH。
为什么实验中钠与水没有发生爆炸,而新闻中却发生了爆炸?
原因是钠与水反应生成大量的氢气,氢气在反应中燃烧从而发生爆炸。
案例教学法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