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一、世界表层洋流的分布
海洋表层的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的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
1、洋流:
2、按性质分类:
3、形成原因:
暖流
寒流
水温高水温低(从低纬流向高纬)
水温低水温高(从高纬流向低纬)
盛行风、陆地形状、
地转偏向力等
10
12
14
16
14
12
北半球暖流
南半球暖流
①判断南北半球。因为纬度越高,水温越低,所以越往北水温越低,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
②判断寒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北半球向北,南半球向南),水温比同纬度海区高,为暖流。
怎么判断寒暖流呢?
类型
成因
风海流
密度流
补偿流
海水温度和盐度不同导致密度分布不均
风力和密度差异使相邻海区海水流来补充
盛行风吹拂
:
(1)
(1)
(2)
(3)
(1)中低纬度海区:
(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
(3)南纬40°附近海区:
5、洋流分布规律
(4)北印度洋海区:
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逆时针方向环流东暖西寒
西风漂流
季风环流冬逆夏顺
mst
以副极地海区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增温增湿
降温减湿
(2)对海洋生物资源和渔场
(1)影响气候
(4)影响海洋污染物
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净化速度,但也能使污染范围扩大
(3)影响航海:顺洋流航行速度快,反之则慢
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秘鲁渔场
沿岸形成荒漠气候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暖流:
寒流:
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
知识巩固
,能够反映南太平洋洋流分布状况的是( )
◎读下面四幅洋流示意图,回答2~4题:
( )
( )
( )
B
B
C
D
“El Nino”给秘鲁沿岸带来的灾害
1982年~1983年使到紧邻秘鲁、地处太平洋东部的厄瓜多尔,连降暴雨,降水量比常年增加10倍以上,发生了罕见的大水灾。
位于太平洋西南部的澳大利亚则开始出现旷日持久的干旱天气,其东部连续4年没有下过透雨,为近200年罕见
厄尔尼诺现象及危害。
:圣诞节前后
:在赤道太平洋东部的大面积海域,呈现2—7年周期性的海水温度异常增高(℃以上,时间持续半年)现象。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海洋生态灾变;
②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农业减产;
④海洋捕鱼量减少。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