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金融论文1.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刚刚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对深化金融机构改革、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完善金融调控机制和加强金融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
当前我国金融改革已进入全面推进的新时期,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构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改革内容,将成为未来五年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诸多重要看点。
存款保险制度将加快建立
在深化金融机构改革方面,除了要进一步深化银行、保险公司等各类型金融机构改革外,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保险制度被发达国家视为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支柱。所谓存款保险制度,是指银行按一定比例向特定机构缴纳一定保险金,当发生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等方式来保障其清偿能力的一项制度。
央行发布的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要尽快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强化对存款金融机构的市场约束,实行限额保险和差别费率,强化对“大而不能倒”金融机构的制约。这一制度的建立,将有利于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有利于金融机构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直接融资比重有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但目前社会融资仍是以银行贷款为特点的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重相对较低,严重制约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社会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成效。
对此,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可以预期,未来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建设将进一步加快,股票、债券、产业基金等融资工具的作用将得到更好发挥。
作为重要的直接融资市场,未来我国的债券市场将获得更大发展。“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有利于改善我国融资结构,优化市场资源配置,也能够有效地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央行金融市场司司长谢多日前指出,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及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今后债券市场在经济金融中发挥的作用将愈发重要。
构建逆周期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
相比以往,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要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通俗地讲就是在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动用紧缩的措施,而在经济周期的衰退收缩阶段,动用扩张的政策措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让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进入到各主要经济体金融监管部门的视野中来。
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强调,金融危机的重大教训之一,是不能只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或单个行业的风险防范,还必须从系统性角度防范风险,针对这一风险的良药就是宏观审慎政策。
去年以来,央行逐步开始探索构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的制度框架。一方面通过9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上调基准利率的货币政策操作和启动准备金动态差别调整机制,在流动性过剩的经济环境下,实施逆周期操作,减弱商业银行的顺周期行为;另一方面,在全社会金融结构发生变化的大背景下,研究以“社会融资规模”取代“新增贷款”为调控目标。可以预计,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下,“十二五”期间我国货币调控模式也将发生明显改变。
“今后要根据宏观调控和货币政策的需要,研究建立与信贷增速挂钩的动态拨备和资本缓冲机制,发挥跨周期的逆风向调节功能。”央行研究局有关人士说。
利率市场化改革将稳步推进
规划纲要还提及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由市场供求来决定,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优化经济结构、化解经济

金融论文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012luyin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17-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