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doc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杏林拾遗
时光飞逝,长河滔滔,洒下汗水的人们,积淀的不论金子或沙子,让她随心翱翔起来吧! 体会13:附子、理中、四逆可助六经之阳
六经阳气亏者,皆可加附子,皆可加四逆汤以助之,六经本是一经,六气乃是一气,皆人体坎中阳气也,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一、桂枝甘草汤治心阳虚心悸证,不愈者或较重者,可加炮附子,或四逆,或理中汤。桂枝甘草汤助心阳,四逆、附子、理中类可助之。可与桂枝附子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互参。
二、甘草干姜汤可治虚寒肺萎,可治多涎,可治少阴咽痛,甚者可加附子以助之,合而成四逆也。
三、麻黄甘草汤可治水,开腠发汗,若阳虚者,可加附子,或麻附辛汤,或麻附草汤。
四、附子甘草汤可治阳虚畏寒,甚者加干姜,以成四逆汤也。
五、吴茱萸汤治厥阴脏寒犯胃证,若剧者,可加附子或加四逆或理中类以治之。
六、当归四逆汤以治厥阴经证,不愈者加吴茱萸、附子、生姜以助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汤加……。六经阳衰皆可加附子、理中、四逆,以上可证之。
七、五苓散证若不愈者,可加四逆或加附子以助之,效佳。
体会14:论栀子豉汤系列方
栀子―――清热(郁热)
豆豉―――宣表
合用清宣胸膈郁热,除心烦―――从太阳而出也
――伤寒差后劳复食复者
胸膈郁热――栀子
痞满食滞――枳实
兼脾气虚寒――便溏者――加干姜
心烦腹满,卧起不安
枳实――消痞(滞塞)
厚朴――除满(胀)
体会15:三阳病机,重在经气转输失常――失开、失枢、失阖
1. 天之大宝唯此一丸红日!
人之大宝唯此一息真阳!
2. 人之一身,凡阳气不到即是病。
,治病之总则。
――重在开阖枢失用!
⑴太阳――失开!故治疗太阳经病重在开腠疏表
⑵少阳――失枢!故治疗重在枢,三焦之气液,通畅上下内外,服小柴胡汤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而解也”。
⑶阳明――失阖!――失于通降!三阳统于阳明,六府以通为顺!六府皆借阳明为出路!白虎、承气皆为阖剂,潜镇阳气,通降六府也。
体会16:三阴病机
第一个问题:重在本气失化――湿盛!热少!风大!
⑴少阴病机―――阳衰――热少――四逆辈
⑵太阴病机―――阴寒――湿盛――理中类
⑶厥阴病机―――风大或风小――气散或气闭(疏泄太过或不及)
经证―――当归四逆汤;脏证―――乌梅丸加减。
三阴乃阴盛之地,更以阳气为用,但人之真阳乃一阳生于二阴之中,阳本不足,阴盛阳亏皆和朱丹溪相反。三阴病机重在本气失化,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乃坎中一点真阳。坎阳乃命火也,为一身之生机所在,故少阴病机重在阳气衰虚。
第二个问题:。。(气散)。
阴阳本为一体,阴中有阳,阳中存阴,从生理上看, “少阴之上,热气治之”,热气即元阳也。人之元阳,先天本已不足,后天则更亏易损。故人身之阳有亏而无满。人身之病皆阳气为病也,阳气一处不在,则一处即病,阳气一处有亏,则一处阴凝,多寒湿并至也。故阳气乃人生之本。但阳气易温不宜补,温则阳气通达,补则阳气凝滞。人之一身
跟师李可老医学心得(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