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地下商业街
1
第六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一、城市绿地系统的构成
城市绿化--城市中栽种植物和利用自然条件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活动。
城市绿地--用以栽植树木花草和布置配套设施,基本上由绿色植物所覆盖,并赋以一定功能与用途的场所。
2
根据所有权归属分为:
公共性绿地
专用性绿地
私有性绿地。
3
根据《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城市绿地系统分为
1、公园
综合公园
市级公园:10公顷以上
区级公园:5~10公顷
居住区级公园:2~5公顷
专类公园
带状公园宽度不小于8米
街旁公园
面积不小于400M2
4
2、生产绿地
3、防护绿地
4、居住绿地
5、附属绿地
6、生态景观绿地
5
绿地作用
国内外研究数据
绿地需要量
吸收CO2
放出O2
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1天可消耗1吨CO2,;;。每米2草坪1小时可吸收CO2 ;每人每小时呼出CO238克。由人排出的CO2为工业燃烧和其他途径排出CO2总量的1/10
10米2(林)/人
25米2(草皮)/人
100米2(林)/人
250米2(草皮)/人
减尘
1公顷青冈铄林1年可吸尘68吨(以北京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烟尘31万吨为例)
(以北京1年最少降雨日数及年排放烟尘量计算)
11米2(林)/人
75米2(林)/人
吸收SO2
(以北京地区树叶茂盛,生长期为半年计)。 1公顷柳衫林,每年吸收SO2720千克。 100公里2的紫花苜蓿,每年可减少大气中SO2600吨以上
420米2(林)/人
160米2(柳林)/人
150米2(地被)/人
调节温湿度
高温季节:绿地内气温较非绿地低3~50C,夏天绿地内比非绿地区相对湿度大10%~20%,绿地调节湿度的范围,可达10~20倍树高的距离
根据城市地形、气候,合理组织绿地,使其均匀分布
减弱噪声
林带降低噪声比空地上同距离的自然衰减量多10~15分贝(A),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减少噪音8~10分贝(A)
根据噪声源位置及噪声强度而定
杀菌
1公顷园柏林,一天能分泌30千克杀菌素,可消除一个大城市的细菌。公共场所含菌量比公园、街道高数倍至25倍
绿化越多,分泌的杀菌素越多,空气越清洁
6
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
的内容
确定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调查分析现状、发展条件及存在问题
发展目标与主要指标
确定用地布局及各类绿地的位置、范围、性质与功能
划定需要保护、保留和建设的城郊绿地
确定分期建设步骤和近期实施项目,提出实施管理建议
7
二、城市绿地指标
部颁标准:
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2)绿地率----指绿地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
3)绿化覆盖率----指各种植物垂直投影面积在一定用地范围内所占面积的比例。
8
国标绿地指标
1)人均公园面积
2)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绿地指标
3)城市建设用地绿地率
9
三、城市绿地系统的结构
(一)布局原则
1、网络原则
2、匀布原则
3、自然原则
4、因地制宜和生命周期原则
5、地方性原则
10
城市规划原理8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