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三章 记忆-小学儿童的记忆.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三章 记忆-小学儿童的记忆.ppt一、小学儿童识记的特点
(一)、识记由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转化
儿童刚入学时,无意识记仍占重要地位,到小学二年级表现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效果相当。
随着心理活动有意性的发展,有意识记逐年提高,特别在小学二年级到四年级间,有意识记的效果提高速度。
小学生有意识记发展曲线 3-4
因此,在小学教育中,特别要关心小学低、中年级这个有意性迅速发展的时期。
(二)、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提高
小学儿童运用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的效果有一发展过程,其特点有如下表现:

在小学阶段,不论识记材料是便于意义识记还是只能采用机械识记,识记效果都随年龄增长而提高。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在小学的各年龄阶段中,儿童的意义识记的保持量都比机械识记的保持量高。这对于现实生活中那种认为“小学儿童善于机械识记”的说法是一种修正。
因此,教师应该为儿童创设意义识记的条件。
二、小学儿童保持和回忆的特点
(一)、小学儿童保持的特点
1、保持材料由偏重于具体的类型发展到抽象类型
识记的材料类型有具体的也有抽象的,小学生认识材料类型偏重于具体的,形象的,因此他们善于具体形象记忆。
2、保持时以视觉加工为主
在字词教学中利用儿童视感觉通道,对字形的识记效果尤佳。
注意对儿童视觉通道的运用。
3、逐渐会用重复、练习来保持信息
刚入学儿童对于接受信息后还要反复识记和练习才能长久保存这个道理不清楚。
因此,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光布置诸如明天要背诵课文等笼统的任务是不够的,还要详细交代完成任务的具体方法。
(二)小学儿童回忆的特点
初入学的儿童不会使用系统搜索和用追忆去提取信息,他们所能回忆的往往是刚识记过的材料或熟记的材料。而且,他们对回忆的成绩既不清楚也不在乎,回忆出多少算多少。
高年级学生在提取信息时,会系统的寻找以往的知识材料,对于一时想不起的材料会努力地去追忆,当实在记不起时会感到遗憾、内疚。
例如,当问到“你昨天做什么”时,一年级学生往往会任意的把他记忆深刻的事件说出来;而高年级学生会使用系统的方法,从早晨开始在脑中检索全天的活动。
但就总体来看,小学儿童还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记忆,有待教师的指导和培养。
三、情绪状态和外加动机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一)、情绪状态对记忆效果的影响
识记效果不仅受客观材料影响,也受主观状态影响。
p67

第三章 记忆-小学儿童的记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92629196
  • 文件大小728 KB
  • 时间2017-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