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举旗帜服务战略提升质量务求实效
——xx大学2010年共青团工作总结
共青团xx大学委员会
(2010年12月12日)
2010年是学校建校七十周年,是学校实现进位赶超极为重要的一年,是学校发展的历史征程中重大的里程碑。这一年,xx大学团委在团中央、团省委和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团省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的精神和学校党政中心工作安排,始终站在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战略高度,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双创双促双提高”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确定了“一二三四”(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实现三个突破、抓好四项建设)的工作思路,结合形势需要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主动服务党政中心大局工作,竭诚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全面体现高校共青团的教育功能和引领功能,形成了富有学校特色的共青团工作新局面,推动了我校共青团工作新发展,赢得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信任和认可。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得到了提高,为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为建校70周年做出了贡献。
一、始终围绕一个中心,深化学生思想引领工作
深刻把握共青团的政治属性以及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在学校中心工作的重要地位,通过各项活动深化学生思想引领工作,为青年大学生构筑健康的精神家园,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
1、以政治理论教育为基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构筑青年学生的精神支柱。
坚持抓学习、抓骨干、抓实践、抓契机、抓阵地的有效做法,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会等学生理论社团和大学生党员服务站,通过青年大讲堂、团学干部培训班、“时政论坛”、交流会等平台,加大对全校团员青年的理论宣讲,引导团员青年明确方向,坚定信念。通过青年大讲堂、“相约校园对话成长”名家讲坛等平台,邀请一批校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讲座、辅导报告,在校园内掀起理论学讲团课、团支部组织集中学、专家学者辅导学的方式,通过讨论、座谈、评选优秀心得体会文章等形式检验学习效果,进一步增强理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为抓手,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修养。通过开设“青蓝之星”大学生骨干培训班,按照分类教学、分层教学的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调研相结合、工作观摩与讨论交流相结合、专题报告与大学生骨干素质拓展训练相结合等多种形式,既突出科学理论、形势政策知识的学习,又注重工作能力、工作方法的传授以及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的训练,使近千名各级学团多名学生干部和新生班级的团支部书记在较短的时间内加强了思想道德修养,提高了自身素质,并推荐10名优秀学员参加省级大骨班。
3、以各种主题教育为核心,引导青年学生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学校团组织根据形势要求,采取青年学生积极参与的方式,以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大节庆为契机,利用青年学生入学、入团、入党等时机,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网络、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全方位关注“两会”动态、了解“两会”信息,在校园内掀起了看“两会”、学“两会”、评“两会”的热潮。通过集中收看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开幕盛,举办“学生党员学习两会知识竞赛活动”等,加深学生党员对国家时政和民主生活的了解。结合纪念
“五四运动”91周年、“十·一”建国61周年、“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75周年等重要纪念日,围绕学校迎接70周年校庆主线以及“提升质量年”活动,开展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一周年文艺晚会、“红五月”基层团建、“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江西共崛起”、“团结杯”大合唱、纪念“一二·九”运动75周年报告会等系列主题活动,通过组织青年学生“为玉树加油”、组织学生党员参观八一起义纪念馆、方志敏纪念馆,举行师范生教学基本技能竞赛、“我的青春我的团”电子海报设计大赛等多种方式,引导青年学生加强文明修养,强化青年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围绕上海世博会的举办,组织开展“青春让世博更精彩”系列活动,引导青年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坚定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学校刘美利等六名志愿者成功入选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积极选树“大学生自强之星”等优秀学生典型,虞安骥同学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称号。美术学院团委获“全省抗洪救灾先进青年集体”。余华凌等3人获全省抗洪救灾优秀青年。
4、以团员意识教育为平台,增强青年团员的民族意识。以加强共青团员基本道德教育和道德规范建设为目标,引导团员青年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进一步加强共青团有形化建设
2010年共青团工作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