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南山隐修人《玄隐遗密》.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南山隐修人《玄隐遗密》】是由【鼠标】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南山隐修人《玄隐遗密》】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南⼭隐修⼈(三⼗九)《⽞隐遗密》
听师⽗说全真龙门的道门法脉没⼏天,我就不断遇见持有某种“道门法脉”的⼈,先是⽕龙⼀脉赵⽼师,然后是三申道⼈。这位“三申道⼈”,有传⾔:“民间异⼈,道医⼤师......太素脉法独步江
湖,⼿上有道门秘传《黄帝内经》,是稀世之物......”
据说这位三申道⼈⽂⾰期间曾遭迫害,此后性格变得乖张,喜怒⽆常......向我推荐他的朋友⼩⼼
翼翼叮嘱我,如果见他,“千万不要说你是记者,他很反感的.....”经过这么神秘兮兮的提醒,我还
真想见识⼀下这位⾼⼈。
其实⽐我更感兴趣的是徐⽂兵兄,他和梁某⼈在中央⼈民⼴播电台解读《黄帝内经》的“中医太美”节⽬,备受中医粉瞩⽬。当他听说这世上还有⼀本他从未听说的道门秘传的《黄帝内经》,内⼼那个波澜要翻天了。
在⽩云观道医馆,我和徐⽂兵兄初见三申道⼈。远远看三申道⼈相貌不凡,⽼徐更加激动不已,把头探进诊室举⼿问到:“道长,加⼀个号可以吗?”三申道⼈抬头冷眼看了看这位不速之客,轻轻摇摇头。
⼜过了⼏天,徐⽂兵兄忽然给我电话,“我明天⼜拜见三申道长去啦!”听上去像是和情⼈约会,按捺不住内⼼的喜悦。
“约好啦?”这哥们路⼦宽,⽐我强。
“没有,我挂了号,先当作病⼈看病去。”为了求学求道求见三申道⼈,⽼徐安排⾃⼰的两位助⼿,在第⼀时间挂了他的号。“不许笑话!我挂到三申道长的第⼀号,明天等我好消息!”
2012年4⽉23⽇,北京,⼤⾬。交通拥堵,当我急急忙忙赶到建国门,推开某座录⾳棚的时候,⾥⾯爆出满屋⼦的笑声,中间夹杂某中年男⼦⽆⽐兴奋地⾼呼 “我终于知道为什么半夜三点要起来拉屎啦!”
屋⾥⼀位前额开阔,灰⽩头发花⽩胡⼦纠结在⼀起像是⼀捆被搅乱的⽑线球的正是三申道⼈,他⼿指夹着⼀个烟屁股,眼睛眯眯地微笑着,像是⼀位刚刚圆满结束表演的魔术师,愉快地享受着观众的掌声和欢呼。
围坐在三申道⼈⾝边笑脸飞扬的,是徐⽂兵兄和梁某⼈,还有⼀位来⾃江西的龙帅江医⽣。
“问候道长!”我抱了个拳。三申道⼈微微回礼。
三顾茅庐始见真⼈,受梁某⼈和⽼徐情绪的影响,我搬椅⼦坐下来的时候,还有⼏分激动。
我的另⼀位线报,三申道⼈的弟⼦建议我初次见道⼈别拍摄,不过我的⼿上还是黏着相机。好在我的⼩动作没有让三申道长象传说中那样严肃起来,依旧笑容可掬。
“道长,作为晚辈我能给你把⼀下脉吗?”龙帅江医⽣是个直⼈,抑制不住⾃⼰的好奇⼼。
“哈哈哈哈!”三申道⼈歪头看着龙医⽣,⼀阵⼤笑。
“道长这样是不是不恭敬?我只是想要体会⼀下,学习⼀下,看您和我们有什么不⼀样。”
三申道⼈摘下⼿表,挽起袖⼝,然后⽤⼀种标准的“暖暖的眼神”似笑⾮笑地伸出了胳膊,“这些年还从来没有⼈给我把过脉呢,哈哈哈哈......”
“这简直是历史性时刻!”⽓氛相当和谐,亲爱的梁某⼈⽴刻站前⼀步,替我发出申请:“道长,机缘难得,能拍张照吗?”
“道长的这个肺多好!关脉,关脉稍微有点紧,问题不⼤。尺脉也相当好,这么好的尺脉真的不错,很少见很少见,平滑的跟⼆三⼗岁的⼈⼀样。⼼脉也好,符合春季的弦,这是正确的。怎么有这么好的体质?”天真浪漫的龙医⽣⼀脸不舍放下的表情,⼤有“万⼈丛中⼀握⼿,使我⾐袖三年⾹”的纯情。接着这位⽼兄⼜往⼈群⾥扔了⼀颗笑弹:“道长⾆苔我能看⼀下吗?”
实际上,三申道⼈⽐起⽼徐和我们,年龄也就⼤了⼏岁,只是两鬓斑⽩胡⼦拉碴显得苍⽼,“不知明镜⾥,何处得秋霜?”
“其实从物质的⾓度来看,你们在座的每⼀个⼈⾝体都⽐我好。”说这话的时候三申道⼈的语速慢了下来。⼩时候他得过⼤病,吐⾎不⽌,医院拒收,⼏乎丧命。后来学医,三申道⼈开始尝药,⼀尝五年,做了两百多万字的笔记,结果“把所有的⽛都尝掉了!”
我拜访过闽东的两位⾻科“吊医⽣”,听说他们⽤来治⾻折的⼀味药⽟簪花就会让⼈掉⽛齿。可是⼀个⼈的⽛齿全都“尝”掉了,那得要尝多少稀奇古怪的药啊?
尝药是⼀件很⾟苦的事,不过⽐起当年三申道⼈被师⽗关在⼭洞⾥七年背诵道家经典来说,算不上什么。“每年⼋⽉到次年三⽉,师⽗把我关在⼀个⼩⼭洞⾥,只有⼀张四尺长的⼩床,洞⼩得⾝⼦只能蜷着,洞⼝被⼤⽯头顶住,吃的饭⾷和解⼿秽物都是从⼀个⼩⼝⼦递进递出......”
反抗、愤怒、逃避都不是办法,因为不背书就没有饭吃。⼆⼗万字的书稿就这样背下来了!“我们这门道家法脉在我之前已经⼝⼝相传了七⼗多代。”
⽼徐沉默了,梁某⼈沉默了,龙医⽣终于定在椅⼦上,我也放下⼿中的相机。
三申道⼈还沉浸在⾃⼰的世界⾥:“我从⼗⼀岁出门,都住在寺院、道观,没有去处啊。我⼏乎没有和外⼈打过交道,和现代⼈更是格格不⼊。所以我只有活在⾃⼰的世界⾥,到死为⽌。我也不去争取活得更长,只是让我现有的时间充实点就⾏。”
三申道⼈原名刘来信,后随⼀位云游道⼈学医时改名刘⾄贤,再后来⾃称三申道⼈。为什么叫三申道⼈?三申捻髯笑⽈“学了⼀百,只懂了百分之三,运⽤了百分之三,这些年来⼀直是⼀知半解,所以叫三申。”
“⽼祖宗的这些宝贝放在脑袋⾥份量重啊,”原来那个拒⼈千⾥之外冷若冰霜的三申道⼈是真的,这些年他⼀直在期待能像⾃⼰师辈们那样,在茫茫⼈海中找到⼀个⼈,可以接过他⼿中绵延数⼗代⼈的圣⽕。可惜多年以来找不到可靠的弟⼦,三申道⼈就决定把师⽗留给⾃⼰的东西写出来,传出去。也许有⼀天,他期待也许有⼀天,会有⼀个⼈读懂它们。“没写出来的时候成天都拉着脸,再怎么笑都是勉强的。这本书我写了⼗五年,换来⼀头⽩发......'
“道长,有书还得有注啊!”⽼徐按捺不住,第⼀次遇见三申道⼈之后,他就⼀再跟我强调道⼈是个国宝级的⼈物, 可惜为世⼈所不识。
“⼀粒种⼦种下去,先长的是根系,即便是⼤树也是如此。可是这粒种⼦要想发芽,就必须有⼟壤、温度、湿度。如果你把⼀粒种⼦放在瓷盘⾥,它永远不能成长。我其实也⼀直想把⾃⼰的道家中医传承的种⼦播出去,但是太难了。你随便把道家秘传《内经》读上⼀段看看,在现代⼈眼⾥都是《天⽅夜谭》啊!现在时机不对。”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两百年后吧!”
“好,我等!”⽼徐⼤有“爱你⼀万年”的⽓魄。
“道长,要不今天,就先给我们讲解⼀下您这本书的前⾔吧?”梁某⼈的脸笑得像⼀团花,眼睛闪闪充满期待看着三申道⼈。
不太会拒绝⼈的三申道⼈还是捧起了书:“前⾔......⼈之所以⽐其它动物⾼级,在于能传授知识,
⽽不仅是象动物⼀样只传授⽣存技能......经过时间的洗礼,动物变得越来越低级,⼈类越来越疯
狂......你不理解的东西太多了,才会有神秘的概念。但是知识这个东西,它不是你把它看成神秘
的东西你就能理解,⽽是你必须把它放在平⾯。学每⼀种知识,不是你看它是好东西它就变成好东西......时间让所有看不见的东西积累成看得见的,让简单的变得⾼深。凡事都是这样,想在
很短的时间把它做好,那是不可能的......”
“祝由、迷信的⽅式治病和⽤药治病是不⼀样。⽤神术把病治好,病在,⼈的精神好了。你⽤药
去治病,病好了,状态还在。你说你会法术,把谁的病治好了,其实只是把症状治好了,他根
本上的病⼀直在潜伏着。⽽⽤药治,则不同,它的病没有了,症状也许还在。举个例⼦,你前
⼀天坐⽕车,可能第⼆天还在晃......”声称⾃⼰只读过⼩学四年级的三申道⼈,对这个世界有着⾃
⼰独特的感悟。这种能⼒,没有⾃⼩诵读经典和长⼤后的游学参访这种古⽼的学习经历是很难得到的。
和三申道⼈这⼀聊已经两个多⼩时了,梁某⼈提议到哪便餐⼀下?三申道⼈笑⽈⾃⼰素⾷,⽽且过午不⾷。
“当然过午不⾷不适合每⼀个⼈,适合平时⾝⼼清静⼈。不过对于⼤部分⼈来说每个礼拜饿上⼤
半天是很有必要的。”哦?这话题很重要,说来听听?咱们中国⼈的⼝号可是“没有把元素周期表吃完就不算中国⼈!”
“适当的饿很有必要,吃个六七分,即使是毒,也能消化。饿的时候脏器运动⽐原来激烈,吃饱的时候是另⼀种状态。打个⽐⽅,社会上五个⼈,四个好⼈其中夹杂⼀个坏⼈,这样的环境坏⼈就待不住了,会⾛。要是⼀个好⼈和四个坏⼈在⼀起,那完蛋了,好⼈很可能会变成坏⼈。饮⾷也是⼀样的,只要吃进去的不多,⼈体⾃然会排斥它,代谢它。但是如果吃得太多,就累积在⾝体⾥,变成病。”
三申道⼈撰写的《⽞隐遗密》内容包括:《黄帝内经》上篇10章100篇和下篇8章73篇、《九常记》9章48篇、《九真要》内篇9章44篇和外篇4章29篇、《阴阳⼤论》上下2卷13篇及《龟书》上下2篇。
其中《黄帝内经》“典录”中提到 “⼆王古,歧辕远。经册亡,⽅⽣独,⽅⼠啬,忧⽣怜。执所密,莫外传。昔容成⼦侍商,哀其道不彰。⾝退以游四野之陆故,考集⼦⼗数⼈,之游录者三⼗数,歴⼗三春有时,成册者⽈内经⼗⼋囱,合七⼗⼆卷。⽈九纪九囱,合三⼗六卷。⽈九真九囱,合三⼗六卷。”
《⽞隐遗密》中的“内经72卷,九纪36卷,九真36卷”既然同是容成⼦所著,那么《九常记》与《九真要》是否就是已经失佚的《黄帝外经》呢?⽽《阴阳⼤论》是否也是其中的⼀部分?这些问题还需要进⼀步考证。
《⽞隐遗密》开篇的序是三申道⼈⽤⼀⼿相当漂亮的⽑笔亲书,⽂法全是⽂⾔⽂,没有相当的古⽂及书法根底的⼈,看起来⼀定丢盔弃甲。⾃序尚且如此,《⽞隐遗密》来⾃古⽼的夏朝⽂字,那许多繁体字、象形字,嘿嘿,即便你有古⽂功底,要是没有道家实修体证,看下来还是云⾥雾⾥。
“我乃持守者,⾮是研索者。”
三申道⼈⼀再强调《⽞隐遗密》不是他所著,⾃⼰是道家太⼄门第七⼗⼀代传⼈(没有字派九⼗⼀代),祖师爷们代代相传,把这份宝贝递到他⼿中⽽已。
⽹络街头传说《⽞隐遗密》是三申篡編成册,弄得他“⼼甚愧疚,若盗⾦⽽冠,汗顏棘⾸。吾不敢窃九⼗代之⾟勤,於已肥勛也。充其功不過录,其量不過⼒矣,孰受王者之冠乎?”
据说⾄今三申道⼈还有没⼀个正式的门徒,想要跟三申道⼈学习的同学,请先解读下⾯这段⽂字,尤其是⾥⾯⼋⼗个“⾒”字都搞明⽩了,没准师门即开:
⾒,所⾒;⾒不⾒。不⾒⾒;⾒⾒愚乎弗⾒。⾒⾒也,乃謂常⾒。⾒弗⾒之⾒,⾒⾒之⾒;不
⾒⾒⾒,⾒⽽得之道矣。故⾒⾒者,有;⾮⾒⾒者。不⾒⾒者,有;⾮不⾒,⾒者。不⾒,⾒
不⾒者。⾒⾒不⾒乎?⾒不⾒⾒焉。是以,⾒⾒者,陰也。不⾒⾒者,陽也。弗⾒⽽可⾒⾒者,陽中之陽。⾒⾒, ⾒⽽弗⾒者,陰中之陽也。不⾒⾒,⼯也。不⾒⾒⾒,神也。若(⾽付);陰陽之道;⽣之樞也。天地之常也,恒⽣之主也。然哉,⾒⽽盲於⼼者,不謂⾒⾒⽽不⾒者也。⾒乎⾒,不⾒乎⾒。不⾒⾒者,⾒矣。是故天之道者,⾒⽽弗⾒也。地之道者,⾒可⾒⾒也。故⾒⽽弗⾒⾒之⾒者,道也。⾒⾒⽽不⾒⾒⾒者,常也。
《》 ——

南山隐修人《玄隐遗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鼠标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3-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