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更完美的境界迈进
(2010-10-28 13:47:53)
转载▼
标签:
孔子
毛泽东
陶行知
杜威
素质教育
教育
分类: 课改高地
秉持“一条道路”,坚持“两条退”走路,笃行“四步走”方针,达成“八仙过海”局面,确保学生心灵和精神成长。近几年,我市初中干部师生,基于校本化的行动研究,落实育人为本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积淀了一些先进的教育做法,开创了素质教育新局面。《山东教育》2010年第10期刊登了题为“向着更完美的境界迈进”的文章,并作为本期重点导读篇目,值得一读,值得自信!一定意义上说,我市素质教育走在了全省前列。
向着更完美的境界迈进
——寿光市“1248课堂策略”综述
山东·寿光 隋慧成隋艳玲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为学校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尤其是在有效教学时间急剧减少的情况下如何确保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和高效益,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第一要务。课堂是学校的心脏,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大本营,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根本途径之一,在新一轮素质教育的同一起跑线上要寻求大突破和大发展,就要在创新教书育人方式上下功夫。近几年来,山东省寿光市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入手,积极构建并实施“1248课堂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秉持“一条道路”
“一条道路”就是务本主义。对于务本主义的提出,寿光市教育局副局长董有才这样解释:“‘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只有抓住了事物的根本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特别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人才最根本的素质要素是道德。因此,我们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把‘育人即做人教育’放在第一位,突出‘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更是育人的主渠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小学教育的突破点和增长点在于课堂育人,素质教育新政的转折点和制高点也在于课堂育人。为此,寿光市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把育人放在第一位,立足课堂挖掘学科育人元素,将学科育人与一系列品行养成教育相结合,不断探索并创立了三个层面的育人机制: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教育共同体、以班干部为核心的学生自我教育共同体和以社区为核心的闲暇教育共同体,实现了“全员合一育人、全程同一育人和全面统一育人”的目标。
一是教育目标层次化。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分门别类地设计出小学板块、中学板块德育教学目标,并将各版块层层分解,制定出不同年级施教目标,切实做到了“宏观调控”、“微格运作”的目标体系和运作机制。
二是教育内容序列化。各中小学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诊断、家长课程、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等方式,找准学生网恋、攀比、抗挫能力差、情感缺位等“精神缺钙”症状,开展良好品德教育、日常学习行为规范、日常生活行为规范三大类共计37项专题训练,建构起清晰明了、科学可行的序列化结构树。
三是教育途径网络化。各学校通过四个“狠抓”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教育合力。狠抓学生组团队建设,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实现品行升华;狠抓家长队伍建设,通过家长课程、专家讲座、名师支招、远程会诊、讲师团报告等形式,大力提高家长德育执教能力;狠抓教师队伍建设,形成德育教师、任课教师、班主任等齐抓共管的班级氛围和
向着更完美的境界迈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