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
南方医科大学护理学院06级韦忍就
主要内容
疼痛概述(概念、含义、特征、发生机制)
疼痛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护理评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世界镇痛日
2003年,欧洲各国疼痛学会联盟发起“欧洲镇痛周”,旨在提高人民对及时防治疼痛之必要性的科学意识。这一活动受到国际疼痛学会(IASP)的高度评价,决定在全球推广,从2004年起,国际疼痛研究学会将10月11日确定为“世界镇痛日”(也有人误称为“世界疼痛日”),并建议根据各国情况,可以把10月中旬的一周定为“镇痛周”。
中华疼痛学会积极响应,将2004年10月11日至17日(10月的第3周)定为第一个“中国镇痛周”,并在“世界镇痛日”提出了“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的宣传主题,以唤起人们对疼痛的关注。
世界镇痛日历届主题
2004年世界镇痛日主题:免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2005年世界镇痛日主题:免除疼痛——患者的基本权利,医生的神圣职责
2006年世界镇痛日主题:关注老年疼痛
2007年世界镇痛日主题:关注女性疼痛
2008年世界镇痛日主题:抗击癌症痛
2009年世界镇痛日主题:抗击骨骼肌肉疼痛
疼痛的概念 疼痛(pain)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疼痛的含义痛觉:个人的主观知觉体验痛反应:生理、病理的变化
疼痛的特征不适的感觉综合的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情绪反应危险的警告
。
疼痛的发生机制
致痛物质:组胺、缓激肽、5-羟色胺、乙酰胆碱、 H+、K+、前列腺素等
痛觉感受器:角膜、牙髓分布最密,皮肤次之,肌层内脏最稀疏
疼痛的原因
温度刺激
化学刺激
物理损伤
病理改变
心理因素
疼痛的影响因素
疼痛护理 (8)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