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古书籍装订方式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古书籍装订方式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装订是书刊印刷的最终一道工序,书刊印刷在印刷完毕后,仍是半成品,只有将这些半成品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连接起来,再承受不同的装帧方式,使书刊杂志加工成便于阅读、便于保存的印刷品,才能成为书籍、画册等,供读者阅读。
我国书籍装订形式,自古至于有很多形式:
一.简和策
简和策是我国最早的读物。
公元前,把文字写在狭长的木片上,称为木简,写在竹片上称为竹简,统称为简,如现今的“页”, 把文字写在较宽的竹茎,木板上,称为牍。将简或牍用丝、草或藤编排串连起来,就成为一篇文章, 称为策,策的含意与现今的“册”相像。策便成为我国最早的书籍装订形式。
二.卷轴装
以前写在丝绸织物上的书,称为缣帛或“帛书”,帛书上可以依文章的长短剪载下来。卷成一卷, 称为卷装,或把上下两边粘在木轴的外表,卷成一卷,就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或图面,称为卷轴装, 保藏时卷起来,阅读时可将挂线扣在墙上,轴拉着帛书摊平。如文章很长,可以分成多卷,现在有的
书籍称“上卷”、“第一卷”等是由卷轴装延长出来的,卷轴装具有我国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经折装
以卷子长幅改作折叠,成为书本形式,前后粘以书面,佛教经典多用此式。它是从卷轴装演化而来的,因卷轴装开放和卷起,都很费时,改用经折装后,较为便利。凡经折装的书本。都称“折本“。中国书籍法帖装裱形式之一。
经折装是在卷轴装的形式上改造而来的。随着社会进展和人们对阅读书籍的需求增多,卷轴装的很多弊端逐步暴露出来,已经不能适应的需求,假设看阅卷轴装书籍的中后局部时也要从头翻开, 看完后还要再卷起,格外麻烦。经折装的消灭大大便利了阅读,也便于取放。具体做法是:将一幅长卷沿着文字版面的间隔中间,一反一正的折叠起来,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在首末两页上分别粘贴硬纸板或木板。它的装帧形式与卷轴装已经有很大的区分,外形和今日的书籍格外相像。在书画、碑帖等装裱方面始终沿用到今日。有时在旧物市场上会偶见它的样子。
四.蝴蝶装
将印有图文的面纸页对折,再把折缝粘连在预制好的订口条上,形成一本书籍,这是散页装订的最初形式、称为蝴蝶装。
蝴蝶装的书籍翻阅起来就像蝴蝶飘舞的翅膀,故称“蝴蝶装”。蝴蝶装只用糨糊粘贴,不用线, 却很结实。
旋风装是由经折装演化而来的,经折装帧是前面一页和最终一页分开的,假设把经折装的首页与末页粘连在一起,阅读时翻开,遇风时中间的纸页飞起,如同旋风,保存时合拢,成为一本书。
六.线装
将单面印好的书页白面对里,图文朝外地对折,经配页排好书码后,朝折缝边撞齐,使书边标记整齐,并切齐打洞、用纸捻串牢,再用线按不同的格式穿起来,最终在封面上贴以签条,印好书根字
〔即书名〕,成为线装书。
七.包背装
把印好的书页白面朝里,图文朝外对折,然后配页后,将书页折缝边撞齐、压平。再把折缝对面的级
边,粘着千供包背的纸页上,包上封面,使其成为一整本书。这样的装订方式称为包背装。
好玩的书籍
古书籍装订方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