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法
本节主要内容: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二、蒙台梭利教育方案
三、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局限性与其进一步的发展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1870 年 8 月31日玛利亚· 蒙台梭利出生在意大利安科纳( Ancona )地区的基亚拉瓦莱( Chiaravalle )小镇。父亲亚历山德鲁· 蒙台梭利是贵族后裔和性格平和保守的军人。
母亲瑞尼尔·斯托帕尼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博学多识、虔诚、善良、严谨、开明。作为独生女的蒙台梭利深得父母的宠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因此从小便养成自律、自爱的独立个性,以及热忱助人的博爱胸怀。1952 年 5 月 6 日逝世于阿姆斯特丹,享年82 岁。
借助于这种能力,儿童能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和情感联系,于下意识、不自觉中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从而塑造自己,形成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因而没有人是被别人所教导的,每个人都是自我教育而成的。
(二)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于环境刺激有一定的敏感期,这种敏感时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
敏感期:
感觉发展的敏感期:出生到5岁
语言发展的敏感期:~5岁
秩序感的敏感期:2~3岁
肢体协调发展敏感期:1~4岁
群性发展敏感期:~5岁
蒙台梭利要求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从而促进幼儿的正常发展,并避免延误时机带来的儿童心理发展障碍。
蒙氏教育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