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地税部门征管模式浅析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更多的领域正在探索互联网的融合问题。基层税收征管更是税收任务得以完成的保障,在探讨“互联网+税务”融合方式的时候,首先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基层税收征管工作效能的提升。
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关键词:互联网+,基层税收,征收管理
中图分类号: F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a)-0000-00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据统计,目前我国已有400万家网站、将近7亿网民、12亿手机用户、6亿微信和微博用户。现在与未来,更多的领域正在探索互联网的融合问题。基层税务机关是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的第一线阵地,是税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探讨“互联网+税务”融合方式的时候,首先值得探讨的问题就是: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基层税收征管工作效能的提升。
一、“互联网+税务”是基层税收征管工作的必然趋势
(一)“互联网+税务”能够节约办税成本
一是节约时间成本。纳税人可以在征期内任意时间通过在互联网平台办理涉税事项,而不受税务部门工作时间的限制。二是节约交通成本。有了互联网,纳税人可以不足出户地办理涉税业务,不必在国地税、工商等部门来回跑,减少交通成本。同时,也就避免了忘带资料重复往返和在税务大厅排长队等候的情况。三节约间接成本。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上传纳税申报资料,完成网上影像扫描,限改送达等业务,实现应用系统间数据同步,避免纳税人反复填报资料,同时,也便于税务部门核对与查阅。
(二)“互联网+税务”能够降低管理成本
一是降低人力成本。网上办税服务厅等平台的运用,可以使税务大厅人员从机械的、重复的工作中分流出来。同时,也避免了办税服务厅可能产生的征纳矛盾。二是提高数据管理应用。借助互联网云数据的分析功能,能够更迅速地掌握第三方的信息数据,更直观准确地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和税负变化,有效地对涉税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分析与处理,使过去难以被第一时间察觉的应税行为得到及时管控。
二、“互联网+税务”在基层税收征管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与热点问题
(一)线上服务平台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目前税务部门的线上纳税服务平台主要有门户网站、12366电话热线平台、QQ群、微信公众号等。这些服务平台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一是线上平台间各自为政,互相隔离。例如,一个纳税人需要分别加入税收管理科、税收征管科、纳税服务科等不同功能的纳税服务QQ群;不同层级的税务机关纷纷设立微信公众号,常常发布重复信息;跨地区纳税人适用不同的申报系统和发票网络台的重复建设,即浪费了资源,也阻碍了有效沟通。二是线上平台适用度不高。企业会计素质层次不齐,很多刚刚从事会计的人员不懂业务,在办税厅办税都需要求助税务干部,如网上办税遇到问题,则无法求助,一旦报错,造成垃圾数据;年纪较大的会计人员,对互联网并不熟悉,认为不如直接到税务机关办理更方便;
“12366”服务平台沦为举报、投诉热线,未能像“10086”、“12315”等服务热线一样被广大纳税人熟知和运用;税务门户网站侧重于信息发布、政策宣传等模块的建设,作为与纳税人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税务
“互联网+”背景下基层地税部门征管模式浅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