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加强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企业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正在加深,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现代社会进入了“微利时代”,企业正面临着一场成本竞争战。企业要获得成本优势就必须开发出成本领先的持久来源。全球竞争、技术革新和经济流程变化导致的压力使成本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关键和变幻莫测。可见,加强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势在必行。然而,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管理手段和成本理论不断出现,传统观念面临着巨大挑战,成本管理理论框架亟须调整、充实和完善,以和现代管理模式相适应。
一、传统成本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成本意识淡薄
在传统成本管理中,成本管理的目的局限于降低成本,将成本管理的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甚至只包括生产过程,而忽略了对其他相关企业及相关领域成本行为的管理。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这些落后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长期以来,企业形成了一种惯例,成本管理由财务部门负责,从成本的预测到成本计划、控制、核算等各环节全部由财务部门负责到底,各车间、部门、班组对于哪些成本应该控制,怎样控制等问题无意也无力过问,成本意识淡漠,成本指标成了摆设,起不到监控作用,职工感受不到市场压力,成本控制的积极性无法调动起来,企业的成本管理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传统成本管理只注重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耗费进行控制,而忽视了对生产前的研究开发费用和生产后的销售和售后服务的成本进行控制。而价值链分析方法认为,成本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对投资立项、研究开发与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进行全方位监控的过程。
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技术革命兴起,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生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并为生产经营管理进行革命性变革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新技术革命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思想和方法的深刻变革,都要求成本管理进行革新。近几年,我国一些企业在逐步试行新的成本管理方法,但从整体上看,成本管理方法陈旧,已不能适应经济环境的要求。
传统的成本管理模式旨在满足企业财务报告的需要,财务部门将企业的所有信息经过筛选并加工处理后生成了财务成本数据,这些数据符合会计信息系统的目标要求,但却带有一定的时滞性,不能对企业的信息进行全面如实地反映。传统的成本管理力求最大限度地避免成本,并以企业利润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导致企业只注重提供财务信息指标,而忽视了非财务信息指标,不能满足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所需要的信息需要,因而,成本信息存在着不完整性。
二、基于价值链的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
1.“价值链”概述
所谓价值链,就是指企业为了向顾客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劳务而发生的一系列创造价值的活动。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并且包括价值活动和利润。它包括以下三个含义:第一,企业各项活动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原材料的供应与企业的生产制造有密切的联系;第二,每次活动都有可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如严格的质量检验可以降低售后服务成本;第三,价值链不仅包括企业内部各项活动,而且还包括企业外部各项活动,也就是要注意行业价值链,如企业与顾客、供应商之间的活动。波特将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分成九种相关活动,这些活动大体分为基本活动(购货、制造、发送
加强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势在必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