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红色经典,悟非凡人生.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品红色经典,悟非凡人生”
92岁老红军忆述强渡大渡河的壮烈情景
那水湍急得很啦,冲锋号一响,战友们不顾一切就往前面冲。”1935年为十八勇士吹响横渡大渡河冲锋号的号手张生荣,至今对那场战斗还记忆犹新。
强渡大渡河的壮烈情景
1919年生于江西省于都县的张生荣,1931年10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走过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3岁就当上了号手。“横渡大渡河那年我16岁,当时吹号心里还有点紧张,那可是一场恶仗啊。”这位身着军装、胸前佩戴着5枚耀眼军功章的92岁老红军,向记者讲述起当年红军抢渡大渡河的战斗经过,如数家珍。 在中国共产党90华诞前夕,湖南省军区东湖干休所的六位老红军和两位抗日老干部及家属欢聚一堂,畅叙曾经的战斗经历,深切缅怀逝去的战友。 现年94岁的老红军张步兴,在辽沈战役中左眼被飞来的弹片击伤至失明,他告诉记者:“我眼睛瞎了没事,只要战斗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就值得。” “唱支山歌给党听, 我把党来比母亲……”老红军家属李政香和在场的老红军一起唱起了《唱支山歌给党听》等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唱到动情处,她激动得热泪盈眶,梗咽地说:“我是穷人家出身的,能享受今天的美好生活,全靠共产党和新中国。” 为感谢这些老红军和抗日英雄为新中国的诞生作出的杰出贡献,陶瓷艺术家们特意赶到这里,将他们烧制的橘子洲毛泽东青年艺术瓷雕像赠送给六位老红军和两位抗日老干部。
爱管“闲事”的95岁老红军刘应启
过草地前准备的干粮一个星期就吃光了,吃完了干粮吃野草,实在没得吃就吃牦牛粪便。是战友的团结互助和对革命前途无比坚定的信念,支撑着我们走了下来。”刘应启说。
第二次过草地,收容队行军到草地深处的时候,突然,狂风卷着冰雹,冰雹裹着沙石,扑打在脸上刀割般疼,眼睛都无法睁开。一个已经精疲力竭的战士怎么也爬不上一个土坡,而他身后就是一片沼泽地。刘应启咬牙顶着冰雹奔上前,紧紧地拽住他的手。
“我实在走不动了,你不用管我了。”那位战士无奈地说。
留下来,只有等死!刘应启不放松战友的手,斩钉截铁地说:“抓紧!给我抓紧!”在他拼命的叫喊中,那位战士伸出冻得发抖的另一只手,将生的希望全部交给了他。
一步、两步、三步……刘应启艰难地连爬带拖,一手拉着战友,另一只手插进泥里。眼看两人就要滑进泥潭,路过的9团政治处主任肖明德飞快地下马将他们拖住,拽着坐骑的尾巴,硬是把两人一起拉上了坡。
“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这样的故事讲不完啊。”老人平静地说。
老红军赖清林:“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
赖清林,女,95岁,中共党员,宁夏军区西夏区干休所正师职离休干部。她1933年9月在家乡四川万源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4年入党,1981年5月离休。长征途中,赖清林两过雪山草地,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她从未动摇过。到了陕北,她积极投入到妇女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中。1958年,她听从党的召唤,随丈夫李凯国来到“苦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工作,一干就是20年。离休之后,赖清林从不向组织上要待遇,也不给组织添麻烦,而是时时处处为国家着想。前些年,老人的小儿子下岗了,有人劝她找地方领导,给儿子找个好工作。但她却说:“现在地方都在改革,下岗职工多,政府负担本来就重,咱们不能给组织添麻烦,还是自己想办法。”赖清林曾担任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她凭着满腔热情和强烈的政治责任心,为孩子

品红色经典,悟非凡人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ndfrs
  • 文件大小710 KB
  • 时间201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