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 加强学生对中国结文化内涵了解和认识,使学生知道中国结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结的兴趣。
2. 通过学习编织中国结,培养学生运用各方面的知识对编制的结在材质、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装饰与美化。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分析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如意结的特点。
2、如意结的编织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抽结形。
2、如意结的变化组合。
四、教学准备:
1、镊子:用来帮助做编结时的穿、压、挑。
2、剪刀。
3、打火机:用来烧线头、线尾,防止线松散。
4、胶:用来藏线尾以及固定饰物。
5、珠子:各种珠子饰品,用来点缀结的空隙。
6、针线:固定结形,或镶珠子时使用。
7、绳:有棉制、丝制、混纺织品。还有尼龙制造的筒状绳、合股绳。也可使用毛线绳和粗线。
8、自绘编结步骤图一张。
学生自备中国结工艺所需的材料、工具。
五、教学对象:
预初年级学生(六年级学生)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介绍中国结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分析、探讨中国结的形、意与结各之间的关系,使学生了解中国结这一独特而又古老的结艺。
中国绳结艺术,渊源久远,绚丽多姿,在我国民俗工艺中占有重要地位。
结字也是一个表示力量、和谐、充满感情的字眼。不论是群策群力的“团结”,还是牢固、安定的“结实”。“结”给人的都是一种团圆、亲密、温馨的美感。“结”又与“吉”谐音,在中国人的心目的,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吉”既是人类千古永恒的追求主题,那么,“结艺”这种具有生命力的形式美,也就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流传至今。
中国结不仅具有造型、色彩的美,而且它的命名,如:双钱结、盘长结、如意结……都体现了我国古代的文化信仰及浓郁的宗教色彩,体现着人们追求真、善、美的良好愿望。
在佩玉上装饰一个“如意结”,引申为称心如意、万事如意。在扇子上装饰一个“吉祥结”,代表大吉大利、吉人天相、祥瑞、美好。
中国结不仅结饰美,它的材料本身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具有特殊的不可替代的表现力。使用线,绳以及其他纤维材料,这些材料的柔韧性,以及天生的亲和力,能使人联想起家庭生活用品,联想起过去,具有回忆的柔情。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在近乎自动化的社会环境中,更加需要高情感的补偿,因而对柔性纤维材料的选择,无疑在意识深层与这种社会背景相通。随着人们追求美的趋势,中国结又重新在人们手里流传,受到人们青睐,以至呈现出一种中国结艺复兴的趋势。
中国结艺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在今天又将大放异彩了。
(二)中国结赏析:(见上图)
问:同学们,这是什么?(中国结)。
问:漂亮吗?(漂亮)。
问:有没有信心自己亲自动手编织一个呢?(有)。
好,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是: 《中国结》——-如意结
(二)讲授新课:
1、如意结介绍:
本结用途最广,可演化成许多组合结、字形等。因为它可由线的一头编结,因此,在编其他任何一个耳翼的结时,均可以于耳翼处添加一个酢浆草结,以增添结饰的美观。单独做一个如意结用线约40cm。
2、教师示范如意结的制作:
步骤1:—1所示形状,做出了外耳①、外
如意结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