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中国造
21世纪最佳企业管理典范
海尔简史
1984年成立.
从单一冰箱发展到拥有八十六类,一万三千多个规格的产品群.
在全球有7个工业园,46家工厂,15个设计中心.
营业额从亏损147亿人民币,成长至2001年,营业额为602亿人民币.
2000年品牌价值320亿人民币.
产品已出口至世界一百六十多个国家或地区.
正式被写入哈佛案例的大陆企业.
十六年来,平均年成长率80%,被美国「家电」杂志评为全球家电业成长速度最快的企业.
张瑞敏谈领导
员工的素质就是领导的素质;
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却不能不知到下属的长处;
部属的素质低不是你的责任,但是不能够提升部属的素质,却是你的责任;
只有落后的主管,没有落后的部属.
张瑞敏谈领导
最好的人才机制是「相马而非赛马」.
管理者最重要的一项责任就是创造出能让员工发挥的舞台,以激励员工发挥其潜能,追求创新与卓越.
张瑞敏谈人才
1998年,张瑞敏在哈佛演讲的开场白
「在大陆的环境下,关键是要让
每个人,创造一个发挥个
人能力的舞台,这样,就永
远能在市场上比对手快一步.」
张瑞敏的逆向思考
张瑞敏的人本哲学,或许可视为逆向思考, 当他碰到问题时, 他不是把手指头指向别人,而是指向自己, 并给自己挑战,追求突破.
观念革命
张瑞敏说:「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大陆改革开放为海尔最本质、最核心、最打动人的东西是什么呢?想来想去,我认为就是四个字: 观念革命. 」
哈佛的案例教学
采用案例教学是哈佛商学院的传统与特色,据说案例讨论源于苏格拉底与弟子的交谈.
这种方法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智能,重要的是学生是否对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
它对教师和学生同样富于挑战性.
企业文化
数十年来,影响美国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什么?这是哈佛商学院一直在研究的课题.
藉由对美国二十二个行业中挑选出来的两百零七家公司进行调查研究,哈佛的研究人员得出两个结论:
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经营业绩,具有重大的作用.
企业文化在下一个十年内,很可能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
海尔成功的八大秘诀
「要嘛不干,要干就要争第一」--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
「明天的目标比今天更高」------日清日高的素质管理.
「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重在行动的人才观念.
「先谋势,后谋利」----------------高标准的品牌方针.
「否定自我,创造市场」---------以变制变的创新策略.
「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真诚到永远的服务.
「内有文化,外有市场」-----吃「休克鱼」的扩张方式.
「国门之内无名牌」-----------先难后易的洋大道
林肯执政时的美国国务卿赛华德说过一句名言:「地中海乃过去之海,大西洋为当代之海,而太平洋为未来之海.」
走近海尔园,你会发现,海尔中心大楼正对的那条大路,被海尔人命名为: 「太平洋大道」.
阿达:「故事中藏有文化,文化要有故事.」,
「来,我跟你说,当初这条路为什么叫……….」
人本企业的主要特征
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其个人创造性和机动性.(培养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具有主人翁意识,同时要相应培养他们很强的自律意识.)
推动企业进行有效的学习,使之具备持续性自我更新的能力. (企业除了传递新的知识外,,作为企业的一员,如果每次和客户打交道,都能给客户的生活方式带来变化,那么与客户的关系就成为一种学习的过程.)
把公司目标与一些值得长期追求的人类理想联系在一起,鼓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而努力,而不是局限在狭隘的自身利益中.
核心价值观----创新
一般参观者到海尔最感兴趣的是,能不能将规章制度抄给他们,其实这都只是表面的东西,最根本的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
海尔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只有两个字:创新.
张瑞敏说: 「创新就是要不断战胜自己,也就是确定目标,不断打破现有平衡,建立一个新的不平衡,然后在新的不平衡的基础上,再建一个新的平衡.」
这种「组织的和谐性必须被不时的失衡所替代」的原则,是海尔管理的精髓所在.
企业文化
只要你是成功者,.
------哈佛大学教授柯特
文化长
海尔可说是全世界第一家设立「文化长」(CCO,Chief Culture Officer)的企业,尽管它没有正式使用这一称谓.
张瑞敏意识到,领导者最重要的职责是对企业文化的阐释.
他把文化视为一项紧迫的业务问题,而不仅是委托给人力资源等其它部门的责任.
海尔的企业文化
人们常赞叹美国企业经由自由竞争所激发出来的创
海尔中国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