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周山下红旗乱。”
毛主席在《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一词的结尾借用了
共工怒触不周山的典故,热情地讴歌了工农红军团结一心,英勇
战斗,漫山遍野红旗飞舞的壮丽景象。关于共工怒触不周山的
故事,《淮南子天文训》中是这样叙述的:古时候,共工和顓顼
,音专需)争着做皇帝,共工大怒,用头去撞不周山(据说
在今昆仑山西北),撞折了撑天的大柱,碰断了维系大地的粗绳,
于是天的西北部倾塌了,所以日月星辰向西北移动;地的东南方
低陷下去,所以江河往东南流,整个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
化。共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他死了没有呢?看来没有死“。共
工是胜利的英雄”。这一故事,反映了人类改造自然和要求支配
自然的愿望和力量,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畏于天”、敢与
天斗的唯物主义战斗精神。
原始人的神话既是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又往往把自然
力拟人化,成为崇拜的对象。所以唯物主义与宗教唯心主义,在
原始社会都有了萌芽。但是,哲学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
态,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则是到了奴隶社会才形成的。在我国
商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利用宗教天命论来作为他们统治和
奴役人民的精神武器,而广大奴隶则象那神话中的共工一样,在
愤抗奴隶王反动统治的同时,展开了反对天命、反对神权的
斗争。到了奴隶社会末期(春秋时期),随着奴隶制的没落和新
的封建的生产关系的出现,朴素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天命论
的斗争、无神论反对鬼神迷信的斗争,就更为激烈地展开了。
一、商和西周时期的阶级矛盾和哲学斗争
从古史传说看来,我国从夏王朝开始已进入了奴隶社会;而
大量的考古发掘材料表明,商(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后,商又称为
殷)与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和全盛时期。
商周时代,全国的土地和奴隶在名义
上都属于奴隶主阶级的总头目天子所有。
天子又把它分封给自己的亲族和同盟的氏
或部落,在各地建立起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在自己
的领地内,又把划成井字形的方块田连同一定数量的奴隶分封
给卿大夫,由他们派人管理,强迫奴隶耕种。农业在当时已是主
要的生产部门,农作物已经大体上具备了我们今天农业上的一
些主要品种。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也迅
地发展起来,而在这些部门中,也都是使用奴隶劳动。
奴隶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创造了精神财富。我国
汉字发展到商代后期已基本成熟。相传夏代已有历法和历书。
商代的历法有了大小月之分,规定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
并且有闰月的设置。甲骨文中,还有世界上最早的关于日食、月
食以及星宿、风、云、雨、雪、虹等天文气象的记录。此外如数学
学等,都有相当的发展。
但是,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奴隶,却被压在社会的最
层,他们和奴隶主的矛盾是商周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根
本不把奴隶当人看待;奴隶不仅不算公民,而且不算是人。奴隶
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是会说话的工具,可以随意打骂、屠杀和
买卖。商王朝时期,为了给一个大奴隶主殉葬,一次就杀死了四
百多个奴隶。西周中期的市场上,五名奴隶才换“匹马束丝”,即
一匹马加一束丝,可见奴隶的地位是何等的低下奴隶主对奴
隶的残酷剥削和野蛮统治,激起了广大奴隶的反抗和斗争。
在商周社会中,还有一个平民阶级。他们原是统治者氏族
中的普通成员,有人身自由,地位比奴隶高,但他们靠劳动为生,
也受奴隶主的剥削,并经常被奴隶主贵族用作进行战争的工具,
因此他们也反对奴隶主的统治。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夏王朝已建
立了奴隶主阶级专政的国家机器。到了商代和西周,这个机器
更完备了。商代的甲骨文中,已有“”字,这是“国”字的最早写
法,是用武力保卫人口的意思。商周的国家设有一套以王为中
心的官僚机构,另外还有军队、监狱等。奴隶主贵族享有政治特
权,即使犯了罪,也不受刑罚制裁;刑罚是专门用来对付奴隶和
平民的,这就是所谓“刑不上大夫”“。周礼”是夏商以来奴隶主
阶级统治经验的总结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
上的宗法等级制度和祭祀天神及祖先的礼节仪式“;礼”只适用
于调节奴隶主阶级内部关系,奴隶和平民是根本没有份的,这就
是所谓“礼不下庶人”。
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除
了使用国家机器外,还把原始的宗教迷信
加以改造,使它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
《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论语泰伯》也说:
①《国家与革命》。列宁选集》第卷,第页。
禹“致孝乎鬼神”,可见夏代的统治者已利用宗教迷信和唯心主
义天命论来奴役人民了。到了商
中国哲学史纲要-课外阅读书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