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ummarize Of virology And Virosis
病毒学与病毒病是以病毒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病毒学与分子生物学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具体来讲,它是一门在充分了解病毒的一般形态和结构特征基础上,研究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探寻病毒基因组复制、基因表达及其调控机制,从而揭示病毒感染、致病的分子本质,为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和抗病毒药物的研制以及病毒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其依据的科学。
一、病毒学简介
病毒学是以地球上最微小的非细胞生物病毒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作为地球生物圈中的一类生物因子,人类对病毒的本质及其生命规律的认识,也已经经历了一个世纪,病毒学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现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病毒学研究的内容涉及病毒的类型、成分、结构、新陈代谢、生长繁殖、遗传、进化、分布等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以及病毒与其他生物和环境的相互关系等。病毒学研究与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密切相关,因为病毒是研究生命活动最简单的模型,为近代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及其功能、基因组高效表达与调控提供了有力工具,在人类认识生命现象的过程中提供了许多基本的信息。同时,病毒一方面能够引起动物、植物及人类各种疾病,如艾滋病,对人类的生存至今仍是巨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它又可被用来消除害虫、用作外源基因的表达载体,可以为人类所利用。病毒学涉及医学、兽医、环境、农业及工业等广阔领域,相应发展成噬菌体学、医学病毒学、兽医病毒学、环境病毒学、植物病毒学及昆虫病毒学等分支学科。病毒学已成为人们认识生命本质,发展国民经济和保证人畜健康而必须深入研究的重点学科。医学病毒学是病毒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研究病毒特性,有时又叫医学分子病毒学。医学病毒学研究范围包括病毒本质,传播模式及致病机制,以及应用层面的药物及疫苗研究。它和分子生物学及药物学关系密切。
二、病毒学的发展历史
病毒是一类比较原始的、有生命特征的、能够自我复制和严格细胞内寄生的非细胞生物。其含义是随着人们对病毒本质认识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加深,大慨经历过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阶段:
(TMV)时,称其为滤过性致病因子
,定义为一类具有严格细胞内寄生和潜在感染性的病原体,并且指出病毒只有一种核酸。 ,能在活细胞复制产生子代病毒粒子。 (viroid)、1981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类病毒样的拟病毒(virusoid)(卫星病毒)和1982年由Prusiner发现由分子量约50KD构成的阮病毒(virinoorprion)。
三、病毒学的基本特点
所有病毒学的相同点是,病毒是一类具有基因、复制、进化特点,并占据着特殊生态地位的生物实体。在细胞外环境中,以形态成熟的病毒体形式存在,具有一定的大小、形状、密度、沉降系数和化学组成,类似化学大分子;在细胞内环境中,则表现出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基因组的复制导致病毒的繁殖,随之出现遗传和变异等一系列典型的生命活动)。但是也有不同点,主要有: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划分为非细胞生
病毒学与病毒病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