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学生汉字书写水平,
继承弘扬中华文化
单位:巩义市米河二中
姓名: 马芬花
学校电话: 037164301372
规范学生汉字书写水平,
继承弘扬中华文化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而汉字正是文化的载体,但在手机、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用笔写字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多数人的字越写越难认。“汉字健忘症”“电脑失写症”日趋蔓延。孩子们还会准确规范地写出汉字吗?青少年还能很好地传承我们的民族文化吗?
形势不容乐观,近十几年来,全社会都在盲目迷恋英语,中国人竟有三亿人在学英语而却冷落、忽视、削弱母语的学习。整个中小学、大学教育,以学好英语为时尚,为学英语而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远远超过汉字、汉语,许多大学生“英语六级,汉语初级”,写论文,概念不清,逻辑混乱,语句不通,错别字比比皆是。再看如今网络风行天下,是大好事,然网络语言粗劣、低级、无聊、庸俗,词语晦涩,语法失范,错别字令人瞠目结舌!网络语言又一次严重地损害了母语的纯洁。再看我们的出版物到了无错不成书的地步,电视、媒体亦存在着大量用语不规范的现象。电脑的拼音输入法,及繁、简两套系统的字体转换,更是错误百出。
在今天这样一个浮躁、奢靡、疯癫的时代,孩子们在国人如此对待汉字与汉语的环境中学习汉语与汉字,无异于“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因此汉字的规范书写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什么如此说呢?这得从汉字的影响说起。
首先,一部文字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史。传说中黄帝时代的仓颉造字在河南;第一套完善的汉文字系统甲骨文出土在河南;帮助秦始皇“书同文”、制定规范书写“小篆”的李斯,是河南上蔡人;编写世界第一部字典、归纳汉字的文字学家许慎是河南漯河人,他在家乡完成了《说文解字》这部汉文字学巨著;至今我们还在使用的规范性字体“宋体”字产生在河南开封,著名的活字印刷术也发生在这里。连续4000多年的汉字文化史,可以说就是一部中原汉字史,说河南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很多功劳归功于汉字。中华民族有顽强的生命力,千百年以上的历史从未中断,靠的什么?靠的是汉字的记录。汉字积淀凝聚了丰富、深厚的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充满魅力的生命载体,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标识,也是中华文明的显著标志,甲骨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都因各自文明的中止而失传,仅有中国的汉字从3300多年前的甲骨文一直沿用至今。
其次,中国的汉字,是世界最美的文字,与其他各个民族的文字相比,其特点有三:一是以形表意,兼能表音,形音结合,表现力强。二是结构规整,书写优雅,一字一音,抑扬顿挫,兼具形体美和音韵美。汉字字形的演变大致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魏碑—楷书几种形体,还有行书和草书。
至今书法艺术仍是国人追求的一绝。三是包涵的信息量大,汉字历史已有四五千年,发展演变从未间断,所古今社会信息十分丰富。另外汉字的美除了形象外还有意象,比如对联、灯谜、诗词、歌赋它以独特的形式传达知识美、立志美,情感美等许多方面。汉字它不只是一个单独外在的东西。
第三汉字在中华民族统一中功劳亦不容忽视。历史上中华民族几经分裂最终总归都走向统一繁荣。台湾受
汉字与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